(新课标)高考历史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练习人民版.docx

(新课标)高考历史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练习人民版.docx

ID:48470076

大小:33.1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03

(新课标)高考历史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练习人民版.docx_第1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练习人民版.docx_第2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练习人民版.docx_第3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练习人民版.docx_第4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练习人民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历史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练习人民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3讲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一、选择题1.(2017四川南充高三测试)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当权者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这表明(  )A.民本思想得到践行B.“无为而治”广受推崇C.以法治国成为共识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答案 D “许多诸侯国的当权者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说明众多的当权者都礼贤下士,给各派学说的存在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故D项正确。2.(2014山东文综,13,4分)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

2、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 A 在孔子兴办私学之前,只有贵族子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孔子招收的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就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A项正确。3.(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答案 D “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道家遵循规律、和谐处世的思想,故D项正确;反对

3、掠夺、拯民疾苦,是墨家的主张,故A项错误;道家不主张追求平等,故B项错误;道家虽然消极处世,“无所不容”,但绝不是与世完全无争,而是要缓和斗争,在“无为”的前提下达到统治的目标,故C项错误。4.(2018东北名校联考)成语“当仁不让”的典故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孔子在给学生讲学时提出“当仁,不让于师”,意在(  )A.倡导学生自主学习B.督促学生以仁为任C.鼓励学生超越老师D.提倡学生独立思考答案 B 从材料“孔子在给学生讲学时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可知孔子要求学生学习“仁”,践行“仁”,故B项正确。5.(2019山东滨州调研)

4、《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中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这反映当时学者(  )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强调变革和法律C.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重视规则和秩序答案 D 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在某些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见解,并不是相互竞争百家争鸣,故A项错误;强调变革和法律是法家的主张,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秦朝才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重视规则

5、和秩序,故D项正确。6.(2017山东烟台模拟)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郑人买履”和“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  )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答案 C “郑人买履”与“守株待兔”均出自《韩非子》,而《韩非子》属于法家思想著作,故C项正确。7.(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数百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当时的自由讲学(  )A.均主张社会转型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C.否定了传统观念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答案 D 春秋

6、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并不全主张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齐国设置稷下学宫容纳学者自由讲学,说明齐国对自由讲学的支持,但并不能体现各诸侯国均支持自由讲学,故B项错误;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并不全否定传统观念,故C项错误;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故D项正确。8.(2018安徽蚌埠一模)“黄老”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但按照《史记》记载,“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由此可见,汉初奉行“黄老

7、之学”(  )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C.受司马迁的影响比较大D.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答案 D 根据材料中“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说明汉初实行的“黄老之学”根植于先秦的历史传统,故D项正确。9.(2018山东青岛调研)公元前141年董仲舒为兴建太学上奏汉武帝:“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据此可知,董仲舒兴建太学的意图是A.加强思想控制B.培养政治人才C.扩大儒学影响D.确立选官制度答案 B 通过“兴太学……以养天下士,数考问以尽

8、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可以得知其意图在于培养为国家服务的政治人才,故B项正确。10.(2018辽宁大连二十四中月考)董仲舒在其文章《高庙园灾对》中,用灾异观念解释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庙殿火灾的原因,遭到主父偃的告发,董仲舒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