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doc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doc

ID:48472962

大小:990.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2-03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川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暑假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i28S32Ca40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文献记载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A.“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中的脱色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B.“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说明我国古代就掌握了“湿法冶金”技术C.“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

2、D.“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中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答案】A【解析】【详解】A、黄泥具有吸附性,可以采用黄泥来吸附红糖的色素,是物理变化,故A表述错误;B、铁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Cu和FeSO4,Cu附着在铁的表面,这种方法是“湿法炼铜”,故B表述正确;C、丹砂为硫化汞,不稳定加热分解为硫单质和汞,温度降低时,又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硫化汞,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故C表述正确;D、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煅烧生成CaO,因此“煤饼烧蛎房成灰”中的灰为氧化钙,故D表述正确;答案选A。2.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

3、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红热的炭放入浓硫酸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炭被氧化成CO2-21-B将稀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溶液中出现凝胶非金属性:Cl>SiCSO2通入BaCl2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先产生BaSO3沉淀,后转化为BaSO4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显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炭和浓H2SO4的混合物加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结论

4、不合理,故A错误;B.将稀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溶液中出现凝胶,说明反应生成硅酸,只能证明酸性:盐酸>硅酸,由于盐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无法据此判断Cl、Si的非金属性强弱,故B错误;C.SO2通入BaCl2溶液不反应,加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D.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可知不含Fe3+,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为红色,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D正确;故选D。【点睛】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离子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

5、注意SO2通入BaCl2溶液不能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D2O和H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相同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答案】B-21-【解析】【详解】A、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1,H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令质量为mg,D2O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H2O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相

6、同质量的D2O和H2O含有质子数不相等,故A错误;B、过氧化钠与H2O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1mol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则生成0.1mol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mol,故B正确;C、H2SO3属于弱酸,部分电离,因此亚硫酸溶液中含有H+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故C错误;D、NO与O2的反应:2NO+O2=2NO2,NO2发生:2NO2N2O4,产物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故D错误;答案选B。4.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或其他测量值偏低是(  )①用稀醋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

7、中和热数值;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③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所得溶液的体积;④在用标准液(已知浓度)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时,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B【解析】【详解】①醋酸为弱电解质,其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因此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的中和热数值减小,故①符合题意;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造成容量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即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故②符合题意;③用滴定管量取液体

8、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所得溶液的体积偏大,故③不符合题意;④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标准液浓度降低,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增大,即测的未知液的浓度将偏大,故④不符合题意;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所得溶液体积偏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