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方法.ppt

散文阅读方法.ppt

ID:48523931

大小:12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1-23

散文阅读方法.ppt_第1页
散文阅读方法.ppt_第2页
散文阅读方法.ppt_第3页
散文阅读方法.ppt_第4页
散文阅读方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散文阅读方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散文阅读方法我们经常说:记叙文以情感人,说明文以知育人,议论文以理服人。散文,这是文学作品的一个类别。如果从表述方式看,散文又可称为记叙文。因此,散文也是以“情”来感染读者的一种文体。由此,就可以由“情”入手,来逐步深入地阅读散文。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五个步骤,来逐步深入地理解、分析、鉴赏散文。(一)把握情感。这是说阅读散文要准确把握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从我们平常阅读的散文来看,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比较直白地点出作者的情感。比如《珍珠鸟》一文,我们从文章开头两句就可以看出,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是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另一种情况则没

2、有直接交代作者感情的语句。但是,这类文章中流露的感情并不难体察到。如朱自清的《背影》又如《海棠花》,表现作者对海棠花的喜爱和感激之情。(二)分析情物。我们要特别指明,这里所说的“物”是最广义的“物”,包括人物、景物、器物、动物、植物,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草木金石等,一切客观存在都属于“物”之类,乃至他人的语言、情感等都可称之为“物”。我们常说的作者的情感是“虚”的,他所想表达的情感,则免不了要借一个“实”处以得到寄托。这个被寄托的东西就是本文所说的“物”。我们常说的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物,这里的“事”、“景”、“物”,概属于

3、本文所说的“物”。比如《海棠花》这篇散文,这个物就是“海棠花”,有“到研究所去的路上,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的海棠花”,“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这些“物”,都寄寓着作者的情感。作为一篇优秀的散文,其中是不应当有“废物”的,作者提到的“物”,都是有用的,都是为表达文章的中心、为寄寓自己的感情服务的。在读散文时就应当从“物”中去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感情。(三)剖析情语。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当然少不了语言这个载体,离开了语言这个载体就无以表情达意,无法感染和打动读者。因此,阅读散文,必须努力去发现、解析文中最能表达感情的语句,去

4、发掘“情”与“语”之间的联系。比如《海棠花》,其中有这样的语句1、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2、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3、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4、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四)鉴赏情艺。所谓“情艺”,说的是文章作者表达感情的艺术手法。

5、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

6、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二、表达方式:叙述、议论、说明描写:(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2、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描写;3、景物描写: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抒情:(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三、修辞方法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2.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

7、: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四、表现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

8、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