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doc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doc

ID:48525966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5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S版第十一册第十九课《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课文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重点:1、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2、联系时代背景,了解创作《怒吼吧,黄河》的重大意义。学习方法:创设情境,以情激情;以读为本,在评价中实现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以精炼的语言学懂文本。学习准备:搜集到的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学习时间:两课时。

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起学习动机。1、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播放《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的视频录像),试着用你的语言说一说你此时的感受好吗?2、《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是谁,作词者是谁?又是如何作成的?来,我们一起学习《怒吼吧,黄河》(板书课题)。要想真正欣赏这首名作的丰富内涵,必须深刻理解乐章背后的故事。(悬念让学生阅读的愿望蠢蠢欲动。)二、交流预习,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练习读通读顺,朗读长句怎样停顿,请用记号“/”标记。(让学生明白读什么,怎样读,读成什么样。)4(2)小组合作读,把自己喜

3、欢的或自认为难读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其他组员专心听,注意给朗读者正音、评价、鼓励。(朗读的同学有任务,听的同学有任务。)2、默读课文,要求:(1)找一找,辨一辨,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中,你认为有哪些生字的读音、字形需要“我给同学提个醒”(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想一想,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选一选,下面哪个表述符合文章的意思:(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和概括能力。)A、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B、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首次演出的成功。C、课文讲述了诗人光

4、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和首次演出的成功。(3)对结果进行评价。(4)捋出思路:  ①光未然在黄河目睹船夫与狂风巨浪搏斗被震撼,产生写长诗歌颂祖国,描绘斗争与光明的想法,并希冀与冼星海再度合作。(1——3)板书:震撼  ②光未然朗诵自己的《黄河大合唱》歌词,冼星海异常兴奋,只用六天就完成这部音乐史诗。(4——6)板书:充满激情、异常艰苦。  ③这部作品正式公演,引起巨大反响。(7——8)板书:巨大反响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课文,思考:光未然、冼星海是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第二课时一、播放乐曲回顾课文主要内

5、容引入。二、新课。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从这部分的哪些介绍中,你感受到光未然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视频出示:“4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他要写一首长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 (1)引导学生体会出轩辕、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正是他们不断努力,才建立了华夏,他们身上的斗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不屈精神。 (2)结合时代背景表

6、述。抗日战争使中国陷入深重的灾难之中,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领土上烧杀抢掠,犯下重重罪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不屈不挠,光未然要写这样一首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强烈的责任感。 (3)指导朗读。自己读,指名读,教师引读。  2、学习第二部分: (1)重点学第4自然段,感受光未然的爱国。  视频出示读: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

7、的怒吼中的黄河……  ①范读思考:他的声音为什么声音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喷薄而出的朝阳、暴风中折翅的小鸟、黎明中穿越暮霭的林间小溪、浊浪排空的怒吼的黄河……表现出光未然时而慷慨激昂,为中华民族而自豪;时而无比悲伤,表达着对祖国饱受日寇的侵略而无比痛苦;时而欢快,时而悲壮,表达着诗人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表现我们民族的五千年历史蕴含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力量。  ③朗读。指名读并评价。 (2)读中感悟5、6自然段  ①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出示材料)     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挤满了人。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诵他刚

8、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他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面前摆了一张桌子,上面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词稿。他的声音时而__时而__;时而__;时而__;时而__。抗敌演剧队队员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