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策略.doc

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策略.doc

ID:48539724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5

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策略.doc_第1页
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策略.doc_第2页
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策略.doc_第3页
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策略.doc_第4页
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策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提高中考复习效率策略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发言的题目是:让语文复习插上高效的翅膀。回顾2010届中考语文复习走过的路,艰辛又欣慰。艰辛的是,面对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不尽理想的学生,要取得一个细微的进步,投入和付出都要很多;欣慰的是2010年我镇中考语文,取得了可喜成绩。进入中考语文复习阶段,如何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使语文复习走上一条优质高效之路,我们一直在探索,下面我就汇报一下我们过去采取的一些复习策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研究考题,揣摩走势在复习开始之前,我们会把近几年的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打印出来,分发给初三集体备课组的每位成员,我们要求各人在集体备课前逐项研

2、究,分析题型特点,猜测考题趋势,为了让每位成员都重视这件事,我们还要求各人对自己的思考随时作出书面记录,留下一闪而现的灵感火花。在集体备课时,从第一道题目“根据拼音写汉字”开始,我们让每位成员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智慧的火花发生碰撞,每个人的认识在原先的基础之上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比如“根据拼音写汉字”这种题目,我们分析后发现,近几年考查的字词,难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复习时应摒弃笔划繁杂的词语,将焦点对准常见但容易写错的词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事话语、关注民俗风情的简介语、电视报纸等媒介上出现的词语可以考验一个教师的敏感性。再比如

3、语病改错题,除了05年中考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余几年都将病句放在具体的语段中辨析与修改。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将病句放在具体的语段中辨析与修改的考查形式应该在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另外,我们发现04年中考考查的是语序不当和语言前后矛盾这两种语病类型,06年中考考查的成分多余和语序不当,07年中考考查的是词语搭配不当,08年考查的是词语搭配不当和成分残缺,因此,我们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突出了对这些题型的训练。我们发现这些工作没有白做,10年中考“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的是“智慧”和“源泉”这两个难度相对较低的词语。研究考题,揣摩走势,让我们少走了一些弯路,节约了一些宝贵的时间,加强了

4、复习的针对性,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习的效率。二、落实分工,责任到人研究完中考试卷后,我们按照考试题型,划分成字词、默写、成语、诗词赏析、病句、综合实践活动、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文言文、作文等若干块,将任务分别分给集体备课组各位成员,明确要求,限定时间,各自准备。比如成语,我们要求负责这一块的老师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常见成语积累。我们要求紧扣紧扣课本,先将课文中的成语罗列出来,写出成语的意思并举例,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些课文中没有的,但是又是常见的、意思容易混淆的成语。二.列举成语错误类型和典型例题。我们要求老师先依据近几年南通市中考试题归纳成语错误类型,列出典型错误例题

5、,然后再补充近几年南通市中考试题中未出现的类型,再配上典型错误例题。三.成语习题训练。我们要求老师以其他省市近几年中考成语试题作为习题的主要来源,然后再适当补充学生平常习作中常出现的用错的成语。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先打印出一套初稿,发给集体备课组其他成员,各人对初稿修改、补充。在集体备课时,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成为定稿。值得一提的是09年中考虽然没有考查成语,我们也有个别老师认为在这一块做了无用功,但我认为无论成语题今后考不考,我们对成语的训练都不能放松,因为学生如果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并能正确运用的话,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写作素材还是大有好处的。功夫不负

6、有心人,10年中考成语考查中,4个成语中“鳞次栉比”与“叹为观止”这两个成语平时都反复训练过,学生掌握得也非常扎实。从而对该成语题的正确解答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夯实基础,狠抓过关对于中考试题中出现的第一大块“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我们十分重视,因为一旦基础知识题完成得不好,就极有可能使学生在解答后面的题目时在心理上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因此在对这一块训练的时候,我们对学生首先提出了不能失分的严格的要求,以此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对学生解答此类题目进行方法指点和习题训练。比如,诗歌赏析题,我们首先指导学生要正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7、我们要求学生在耐心阅读诗歌题目、内容、诗下注解和所提问题的基础上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掌握好这一点后,我们再呈现诗歌赏析题的常考类型,用典型例题引路,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再用习题来巩固、检测,对于学生做错的题目,我们要求学生书面总结原因,并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再做相关类型的题目,直到完全掌握为止。这样,在反复的测试、总结、再测试之后,学生的诗歌赏析水平会在不经意间有较大提高,解题能力也大大增强。当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习良好的解答诗歌赏析题的习惯,强调“三抓”,即抓标题、抓诗眼、抓注释,标题一般交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