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德育评价提高德育实效.doc

创新德育评价提高德育实效.doc

ID:48542658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25

创新德育评价提高德育实效.doc_第1页
创新德育评价提高德育实效.doc_第2页
创新德育评价提高德育实效.doc_第3页
创新德育评价提高德育实效.doc_第4页
创新德育评价提高德育实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德育评价提高德育实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新德育评价提高德育实效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它是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能自然而然地完成某些动作的行为方式。一种稳定的好的习惯实际上就是一种好的品质的表现。一种好的习惯对于搞好工作、学习或劳动,具有定向动力,维持和强化的作用。好习惯,终身受用。因此,我们把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并就创新德育评价,如何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进行了有力的探索。我们学校地理位置特殊。同时学生家庭条件较好。据统计,自理能力较差的占39%,自理能力强

2、的仅占14%,这对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些不足在我们一些学生身上集中表现出来就是:活跃过度,缺乏自制力,纪律性差,自理能力弱,独立性差,心理脆弱,三分钟热情,自我意识较浓等。针对以上现状,围绕“创建百鸟争飞的乐园”的办学理念,确定了我校学生发展的目标:自信但不骄妄,大胆而又有礼,独立但不孤僻,活泼又能自制,进取而又平和,爱好广泛而又特长突出的,传统礼仪与现代思想完美结合的高素质、体现其真正价值的学生。这一目标的达到需要家长的配合,为此,我们组织六名班主任教师组成协作攻关组,组织讨论,老师们认为:现在的学生难教,家长对学生只要求学业成绩,而不顾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

3、等现实,这些直接与现行的评价方式有关,审视现有的评价方式存在三个缺憾:①评价主体单一,班主任拥有绝对发言权。②评价标准空、大,缺乏可操作性。③评价结果缺乏过程性资料,不利于学生反思。所以,评价方式的改革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任务迫在眉睫。于是,我们以“使评价科学、简洁、易操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开始了研究。经过探索、比较之后,出台了新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大家认为新的评价方式固然好,但存在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和其他教师的认同与操作,以及评价时间如何落实?等等问题。为了帮助老师们消除顾虑,学校及时组织了专题研究沙龙,通过思维碰撞,使大家认识到:周围

4、居民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只要我们宣传到位,告知家长评价的方式、内容和评价时间,在不给家长增添太多的负担情况下,家长一定会予以支持;这就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我们从思想上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将教师的精力引导到如何将评价与德育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个性既张扬又有度的健全人格上来,真正让我们的学生走进隆小是学校的主人,走出学校是隆小的代表,形成了全方位评价的内部氛围;而作为省教科所“新世纪小学生多元化素质评价研究”的实验学校,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契机。达成共识之后,大家放下顾虑。

5、经过艰辛的探索与实践,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活动顺利实施了。我们的体会如下:一.发展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体现了评价过程的“具体化”综合素质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不但要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我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力争与初中公民素养体系内容接轨,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方面行为习惯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制定,标准包括品德习惯、学习能力、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五个纬度,在具体操作中,五个纬度分为若干要素,每个要素

6、又列举若干关键表现,而这些表现是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拟订的一些显性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评定,从而解决了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不具体带来的评价困惑,体现了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化。二、主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体现了评价过程的“多元化”①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让每个学生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让学生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同时,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之中,我们还建立了值周班级、值周大队干部轮流监督岗。主要发挥他们在教育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值周班

7、级主要负责纪律、卫生、路队等学生自我服务的管理工作。值周大队干部则发挥监督作用。值周班级与大队干部也有严格的评价标准和结果,目的是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值周班级与学生之间、值周大队干部与值周班级之间形成也一种评价机制,教师不参与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完全尊重值周班级周评价结果,发放周文明和卫生流动红旗。②重视学生、教师、学校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班主任不再拥有唯一的评价权,学生本人、同伴、家长、教师成为整个评价中的多元主体,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③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