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行业深度报告.doc

新能源车行业深度报告.doc

ID:48601696

大小:53.57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1-29

新能源车行业深度报告.doc_第1页
新能源车行业深度报告.doc_第2页
新能源车行业深度报告.doc_第3页
新能源车行业深度报告.doc_第4页
新能源车行业深度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能源车行业深度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8最值得关注的变量!新能源车行业深度报告,请收藏细读2018-04-21 锂先生 锂电联盟会长核心观点1.新能源车产销增长趋势不改,未来有望迎来平价时代中长期来看,双积分制的推出,为新能源车生产端提供动力,经测算,考虑积分政策带来的成本转移,在无财政补贴情况下,基于一定假设,预计新能源车到2021年将实现全生命周期平价,2025年将实现购置成本平价。短期来看,补贴退坡不改新能源车产销增长大趋势,2018年全年销量仍有望较快增长,全年可能实现产销110.0万辆,相应带来电池消费量增长30%。2019年开始考核新能源积分,消费级车涌现有望提升销量增速。据

2、测算,2018~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量可达110.0、158.6、233.2万辆。2.上游:钴仍是上游重点,锂看价格走势和估值水平政策引领新能源汽车走高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的技术发展路线,带动三元电池需求持续高涨。钴方面,供需偏紧的格局之下,预计未来钴价将依旧高涨,持续高景气。锂方面,库存缓解、需求提升,预计碳酸锂价格有望在需求增长推动下逐步企稳回升。上游资源长期看具备战略配置价值,关注锂和钴行业相关标的(有色行业覆盖)等,关注三元钴前驱体的合纵科技。3.充电桩:各地地补有望逐步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2018年国补政策明确未来各地地补将逐步转

3、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在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背景下,当前4:1的较低车桩比+新能源车未来持续增长带动充电桩建设的迫切需求则是驱动行业持续上行的根本动力。短期而言,伴随充电桩建设热潮,设备提供商有望最先受益,据我们测算,在一定条件下,未来三年充电桩市场规模可达387亿元。中长期来说,充电桩运营市场有望成为产业链下一个投资热点。相关公司:充电桩设备技术核心厂商金冠电气、科士达等;充电桩运营核心厂商特锐德等。314.中游:补贴下调背景下,重点关注中游预期差从需求端来看,我们认为18年补贴调整不改新能源汽车增长趋势,因而中游电池及电池材料总体需求不减。电池市

4、场,价格下降竞争更加激烈,强者恒强格局愈加明显。三元材料竞争格局较为松散,优先布局高镍三元的企业将获得先发优势。电解液价格企稳、产销增长将带来弹性,有望实现底部复苏。隔膜领域,电池组售价下行趋势下,干法隔膜性价比凸显。同时,看好新汽车配件发展势头,细分龙头企业受益电动车增长确定性较高。相关公司:中游中期看好电池、干法隔膜和电解液龙头,国轩高科和天赐材料,关注星源材质;继续关注汽车电子领域(电子行业覆盖)等。5.风险提示新能源车政策和产销量低于预期;新能源车产业链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充电桩投资建设规模和进度低于预期。正 文政策先行,新能源车未来有望迎平价时代1

5、.1 双积分制保驾护航,新能源车2021年有望迎来平价2017年9月28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公布,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核心要点为:考核油耗积分和新能源车积分,油耗正积分结转下年或转让给关联企业,油耗负积分可通过结转、关联企业转让和购买新能源车积分抵扣,而新能源车正积分可对外出售,负积分只能购买新能源车正积分抵扣。这意味着传统车企即使对燃油车型节能改造达到油耗标准(获得油耗正积分),也仍须给予新能源车企补贴(购买新能源车正积分),这将从供给侧大幅提升整车企业生产新能源车积极性。31《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

6、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前后历经3个版本,分别为2016年9月发布的暂行办法、2017年6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和2017年9月发布的正式版本。正式版本明确新能源汽车积分将延后一年考核,并且将2019和2020年合并考核。征求意见稿规定,2018至2020年,乘用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8%、10%、12%,正式版本改为2018年新能源汽车积分不作考核,2019和2020年比例保持不变。2019年度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以等额结转至2020年,负积分可以使用2020年抵偿。我们分析最终版本的政策调整,一方面可能为了给国内部分车企在新能源车方面发展的过

7、渡时间,另一方面可能考虑海外政府和外资车企的诉求。企业需设立新能源积分的门槛下降,由5万辆变为3万辆。征求意见稿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传统能源乘用车年度生产或者进口量大于5万辆的乘用车企业,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正式版本则改为传统能源乘用车年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不满3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不设定新能源汽车要求积分比例要求;达到3万辆以上的,从2019年度开始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负积分抵偿时间缩短,最迟次年9月完成抵扣。征求意见稿规定油耗负积分和新能源负积分应当在积分核算报告发布年度内抵偿归零,即上一年度内产生的负积分必须本年度内抵偿。正式版本将

8、负积分抵偿时间缩减,限制在核算情况报告发布后90天内完成负积分抵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