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因素探讨.doc

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因素探讨.doc

ID:48613046

大小:59.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因素探讨.doc_第1页
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因素探讨.doc_第2页
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因素探讨.doc_第3页
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因素探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因素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因素探讨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涉及范围和种类几乎涵盖了大农业的所有范围,经济林果、种养植、果蔬花茶药、农产品以及手工艺品的加工等等,都在不同程度的进行着产业化的推进,在进行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如何正确认识和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动和完善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反应很突出的原因        1.商品率低。特别是在大宗农产品(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粮食类)的产业化经营中较突出,大宗农

2、产品本身既是商品,同时又是广大农民的消费品,那么农民自己的产品首先要保证自己吃,剩余的才用于交换。如果连自己的生活所需都保证不了,自然就不会用于交换了。    如何才能保证较高的商品率呢?只有在满足农民自己所需的前提下,增加生产量。增加生产量的前提是增加土地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    2.履约率低。这种现象似乎多数的产业化企业都遇到过。产品收购时,价格低,农户没有利润可图,便不交售;收购价高于市场价,农户就交售给企业以追求较高利润,企业便借机压级压价;收购价低于市场价时,农户就拒绝交售给企业,而

3、自己在市场上销售,以获得较多的利润,企业就叫苦不喋。    很多官员和企业都埋怨农民素质低,没有法制观念,没有合同意识。但是我请问,有谁为农民的利益着想。在发展产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农民,都是一种市场行为,市场经济当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企业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都应该受到平等的保护和维护。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当然包括国营)压级压价形成了习惯,好象企业和官员欺压农民就是天经地义?!    3.难以形成规模。从目前我省的人均使用土地面积看,许多地区都少于0.7亩,一些地方甚至

4、只有0.2~0.3亩,对于一些需要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产业化项目,确实难以形成规模,如果发展1000亩,需要涉及至少1500人的土地,再考虑到一定的商品率,涉及的人和农户数量更多。怎么才能把这么多的人和农户组织起来,确实是一件头痛的事。    如何才能容易形成规模呢?如果这1000亩土地的使用权属于10个人的,事情显然容易得多。但是如何才能增加人均使用耕地的面积呢?一是扩大垦殖面积,二是减少农民。我们国家的垦殖面积和复种指数已经很高了,再增加的空间非常有限,看来只有减少农民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5、 4.风险相对较大。由于人均耕地少,无论对于发展产业化的企业还是参与产业化的农户,风险都较大。企业给予了原料、种子,回收不到成品、原料。农户购买了原料、种子,付出了劳动,不但赚不到利润,还贴了本钱。特别是那些专门告假提供种子、种源签定假回收合同的公司,真是害人不浅。    从最早的海狸鼠、香猪、獭兔、竹荪、西红花,到现在还在炒的蝎子、地鳖虫、天麻、虫草,还有目前电台还在热播的金草工程,以及加工洗衣粉、珍珠项链、手工挑花等等,那一样不是企业赚了农民亏了,一些农户因此而债台高筑,倾家荡产。农民不履约

6、就有人提出加强法制监管,企业不履约呢?现在我们听到的好多都是替企业叫苦连天,有谁在为农民的利益鼓与呼?!    5.农民素质低。时下很多人都把履约难归咎成农民素质低。能不低吗?看看目前的教育体制,有多少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能上得起大学,愈穷愈上不起学,愈上不起学就愈穷。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农民的素质能不低吗?再看看现在农村里面,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是什么年龄和知识结构的人?农民的素质能不低吗?如果这种现状得不到改变,恐怕不仅仅是经济建设难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吧?!     

7、   二、深层次的原因是不尽合理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商业化体制        这么多的原因,仿佛农业产业化就无法搞了,农业产业结构就无法调整了,但是,如果认真分析以上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把这些原因作一个总结,归根结底是农村人口太多,人均耕地太少,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单元太小,教育的普及程度较低。在表面事实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个社会的大症结,一直被舆论所忽视或者刻意回避着,那就是目前我国还存在着的不合理的划分农村与非农的户籍制度以及诸多限制或变相限制社会人口合理流动的政策,当然还有我们

8、的教育商业化体制。    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