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1十五夜望月.doc

诗1十五夜望月.doc

ID:48615427

大小:4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1-29

诗1十五夜望月.doc_第1页
诗1十五夜望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诗1十五夜望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备人:余惠春诗词诵读《十五夜望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那种寄月怀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这首诗的意境之美。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那浓浓的“秋思”。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体会诗人寄月怀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音乐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诵诗歌,揭示诗题。1、同学们,上学五年来,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那么,你们知道有哪些诗中写到月亮呢/?2、学生背诵。(课件出示经典诗句)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请大家吟一吟。3、在刚在那些诗词里,你感受到了明月似乎

2、成了什么的代表呢?4、揭示诗题。5、齐读诗题,大胆猜想,激发兴趣。二、初读诗歌,读准读通。1、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读。注意“栖”3、再指名读,注意读出诗歌的韵脚和节奏。全班读。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1、回顾学过的弄懂古诗大意的方法,自学弄懂古诗的大意。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3、再读古诗,理解朗读。四、想象意境,体会情感。1、八月十五,这个皓月当空,万人团圆的夜晚,诗人来到庭院,环顾四周,仰望苍穹,他到底身在一个怎样的意境之中呢?2、我们先在看看诗世人看到了些什么景物?感受到什么呢?3、师范读,学生轻声读。(1)感受月之明。l月

3、明,地白:联系插图和生活经验呈现出一轮明亮、清澈而清美的月亮。l指名读。齐读。(2)感受夜之静。l“树栖鸦”、“无声”:夜之静。动态备课栏2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备人:余惠春l教师补充:宋代周邦彦《蝶恋花》。l指名读。(3)感受花之香l在月华如水,万籁俱寂的晚上,丝丝寒意不断袭来,还闻到了桂花的香味,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这样一个中秋之夜。l诗人仰头再看看月亮,不由得想到了广寒宫的桂花树,白兔,砍树的吴刚,还有寂寞的嫦娥……l诗人不禁吟诵“冷露无声湿桂花”。4、再读一、二句,整体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5、师引入,感受诗人此时的心情。6、学习后两句,体会

4、“秋思”的浓。(1)在此情此景中的诗人会想到什么?(2)学生交流(3)指名读后两句诗歌。(4)难道是人真的是不知道这“秋思”会落在谁家?他的心里有没有答案?你能在诗中找到相关的依据吗?7、全班齐读。五、换字品味。1、你知道吗,这个“落”字曾经被换做其他的字,你知道可能换成哪些字吗?2、这些字和“落”比,哪个用得好,为什么/3、学生交流。4、再读古诗。六、比较欣赏,布置作业。1、出示苏轼的《中秋月》。大声朗读。2、同学们还可以找出其他的诗歌来读一读,背一背。板书设计:十五夜望月明月夜静秋凉花香看听感闻孤寂思浓动态备课栏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