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校从读书开始.doc

改变学校从读书开始.doc

ID:48624508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6

改变学校从读书开始.doc_第1页
改变学校从读书开始.doc_第2页
改变学校从读书开始.doc_第3页
改变学校从读书开始.doc_第4页
改变学校从读书开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变学校从读书开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改变学校,从引领教师读书开始南马路小学常年做读书这件事,认认真真地经营着一方小天地里的花谢花开。春夏秋冬,安安静静,不求喝彩,只要大家读书就好,教师团队成长就好,学生们受益就好……  读书真实地改变了教师队伍,也改变了我们的学校。  南马路小学地处哈尔滨经济发展较落后的道外区,学生都是平民子弟。面对办学条件差、教育经费不足、教师素质平平等诸多困难,应该怎样确定办学目标和特色?  读书是这所学校里最大的事  担任南马路小学校长伊始,我就下定决心抓教师读书。因为小学教育是人精神成长的起点,一个学生在一所好的小学里所获得的滋养,足以在精神上支撑一生。开拓学生心灵的好学校,从教育本质上说是要靠

2、有相对完整人格和深刻精神层次的好教师。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提高认识真善美的能力,从而更用心地品味生活,从更广阔的生活世界中捕获到益人心智的知识与信息。另外,观察世界、独立思考、感应世界的能力也会在读书中日益增进。  有深刻的认识,才会有持久的动力。我和教师们一起学习读书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同时查摆工作中因不读书而出现的误区。我对教师开诚布公地表示,只要我在这所学校当一天校长,读书就是这所学校里最大的事。  行动的开始往往都是艰难的。对于南马路小学教师来说,最初的读书真是有些勉为其难。学校不但要求读书,还要求记笔记,定期检查读书笔记并经常召开读书交流会、专题研讨会,通过这样的形

3、式为教师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校长要有学者味,教师要有书卷气,校园要有读书风”,就是南马路小学当时的时尚。成立青年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会、评选和表彰有读书习惯的教师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的同时,学校倡导的这一切还让教师明确地感受到,学校绝不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一个不爱读书的人,这使得一部分对读书还没有找到感觉的教师产生了危机感。  校长的示范,同伴的感召,爱读书的人会受到褒奖,不爱读书的人会感到不适,学校积极向上潜心读书的氛围日益浓厚。渐渐地,读书的愉悦滋生了出来。读书是个人学习的最佳途径,因为有了读书的渴望,养成读书的习惯,也就必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新的理解和设计。伴随着个人愿景的清

4、晰,教师实现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的模式也就悄然发生了。  有滋有味的读书学习经过五年时间的坚持之后,全校教师的精神风貌有了很大变化,读书加深了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内心深处增添了许多温暖与包容。在无人观看、无人监督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经常会有恰到好处的应答,对即时事件也能做出较好的判断和处理,学校的整体工作呈现出较高水平。  每个人都在读书的团体,并不等于团体学习,因为学习的主体不同。在团体之中,学习成员之间如果没有对话交流,真正的团体学习就不会发生。怎么办?  革取高于个人智慧的团体智慧  团体学习的目标是以大家提出的意见为基础,取其精华,集思广益,获取更高层次的共识,进而发展为革取高于个人

5、智慧的团体智慧,使个人的成长速度更快,并使学习转化为向上发展的源动力。要达成这些目标,学习团体成员之间必须要对话,要交流。对话的前提是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全部摊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和不同的观点,并且能有效讨论。而影响对话的最大障碍是习惯性自我防卫。比如,为了保护自己,不提没把握的问题;为了一团和气,不提分歧性意见;为了使大家接受,只作折衷性发言等。  然而如果真正有对话的决心,就一定能把阻力转化为动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对话中当发生习惯性防卫时,大家都能感觉到,这时要先停下来,共同审视对话的心态,是否对自己有反思?是否探寻彼此的思考?是否先摊出自己的想法?是否鼓励他人质疑自己的想法?当意识

6、到自己在逃避问题,或保护自己或保护某人时,就要鲜明地回到原点重新对话。  我们在大家共识的基础上提出学校的使命,将南马路小学学生的“热爱读书、勤于反思”塑造成为一个知名品牌,把南马路小学建设成为一所充满生命力的学习型学校。“唯天下之至诚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胜天下之至巧”,“出力气才能长力气”,“好在做之中”,“团结协作,资源共享”,这些价值取向成为南马路小学教师共同的追求,也成为大家真诚对话的基础。  在教师对话尚未成熟的阶段,一定要有一位能引领对话的人。最初那些年,我都一直努力让自己在这方面尽量做好。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过程顾问”。如开大会前关注到每个人要说什么,同时让每个人都

7、意识到自己对对话负有责任。其次要做到自己不仅是一个提醒别人的人,同时也是积极参与对话的人,并作出示范,让别人探询我的观点,甚至有意制造建设性冲突使对话有所突破,并且还要积极鼓励教师们提出最困难、最敏感、最具冲突性但又对学校工作非常重要的议题。  那些年,我校的对话有小组也有大会,小组对话有了突破,大会研讨就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观点交锋,一个人发言几个人呼应。在形成共识的对话中,充满了思想上的交汇碰撞。大家都感到不仅是自己的精彩得以表达,同时还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