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试验修改.doc

斜塔上的试验修改.doc

ID:48625323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斜塔上的试验修改.doc_第1页
斜塔上的试验修改.doc_第2页
斜塔上的试验修改.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斜塔上的试验修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斜塔上的试验》鹤城中学周冬梅教学目标:1、感受伽利略的成长足迹,体悟伽利略对科学的热爱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质疑问题、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学习科学家善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激情。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教学过程:一、导入2004年国际著名科学杂志《物理学世界》刊登了排名前10位的“最美丽实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实验大多是独立完成,最多有一两个助手。所有的实验没有用到大型的计算工具。科学家们用最简单的仪器和设备,发现了最根本和最单纯的科学概念,犹如石破天惊将长期存在人们心中的困惑一扫而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其中排名第二的伽利略的著名实

2、验——斜塔上的实验。二、整体感知1、根据课文内容把题目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成功进行了自由落体实验。2、文中那个自然段与扩展后的题目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18自然段3、既然18段已将文题说清楚了,那我们不妨大胆的假设,如果将文章其他部分全部去掉,就写这一节,好不好?对此,你会觉得哪些问题没有说清楚?可能认为以下的问题没说清楚:(1)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实验?(2)“大家”是指哪些人?大家为什么要嘲笑伽利略?(3)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4、简介伽利略。三、阅读探究5、交流讨论: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实验?不信权威,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补充

3、介绍:亚里士多德资料过渡:既然亚里士多德这位权威已经解决了一切问题,那照一般常理看,大家只要接受他的学说就可以了,还有必要再去探索发现吗?可是年轻的伽利略偏偏要“我行我素”,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用观察和实验去考察一切,那他有没有得到人们的支持呢?哪些人在反对他?(1)请大家轻声阅读8、9自然段,想想孩提时的伽利略在父亲的眼里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孩提时父亲:心不在焉)(2)伽利略父亲是不是一直支持他从事科学事业呢?进入大学时,他的老师是否支持他呢?请默读11、12节并思考。(板书:学生时父亲:妥协教授:很不赞成、制裁)(3)面对大多数人的反对,伽利略有没有停止他的实

4、验呢?然而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似乎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你觉得这次大家是在支持他吗?(板书:教授时学生:嘲笑同事:骂、威胁发现自由落体定律数学家:赫赫英名围观者:嘲弄的哄笑)6、当伽利略来到比萨斜塔时,已经人山人海,此时他遇到了他的学生,遇到了反对他的教授,遇到了看笑话的旁观者,并且都和他们有过一个简短的对话,你觉得他们会说些什么呢?7、有感情朗诵18自然段。8、从发现自然节奏的原则到发现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为什么会能有如此重大的发现呢?你觉得他身上有哪些东西值得后人学习?明确:不盲从权威、崇尚科学,不断试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9、伽利略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让我们感

5、动,但是我们一想到他被软禁直到157年后才被平反后,心中总是涌起无限的心酸和敬意。假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颁发“感动世界10大人物”奖项,我相信伽利略以及象他这样的科学家定会榜上有名。给伽利略拟一个颁奖词。要求内容能突出其先进事迹,讴歌其异乎寻常的人格精神,文词精美,篇幅短小精悍。事例:2007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钱学森: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交流。师读下水作: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爱仰望星空

6、,观察是他的灵魂,实验是他的双脚,比萨斜塔铭记了他的威名。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权威和退缩,威胁和监禁算的了什么,一切都不能也从未阻止过他与科学的对话。矢志不渝勇探求,甘于献身为真理,他是科学家的楷模!四、课堂总结我们感受了伽利略醉心于科学研究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两个典型事例都给我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矢志不渝、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请让我记住伽利略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板书设计:斜塔上的实验孩提时父亲:心不在焉制作车、船等玩具学生时父亲:妥协教授:很不赞成、制裁发现自然节奏原则教授时学生:嘲笑同事:骂、威

7、胁发现自由落体定律数学家:赫赫英名围观者:嘲弄的哄笑设计意图:这是一篇介绍科学家伽利略的文章。作者真实地记叙了科学家伽利略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素的事迹,表现了科学家们矢志探索的精神和奋斗不息的足迹。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发展阶段,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我把文章的目标定为:1、感受伽利略的成长足迹,体悟伽利略对科学的热爱和创新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质疑问题、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首先,选择教学内容时,改变了大家常用的抓两个实验的做法,我将伽利略的成长放在了一个不被支持的语境下引导学生去感受,从而是学生对人物的事迹和性格形成有个一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围绕目标取

8、舍内容,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