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沈佳美).doc

案例分析(沈佳美).doc

ID:48626408

大小:3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案例分析(沈佳美).doc_第1页
案例分析(沈佳美).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沈佳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生成性教学案例参考表单基本信息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教学形式新授课教师沈佳美单位海门市六匡小学课题《周长的认识》生成性案例描述让学生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后,组织学生汇报: 师:左边是一个三角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生:12厘米。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先量出它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4厘米、3厘米、5厘米,然后用3+4+5=12厘米。 生2(非常激动地说):我还有一种方法。 师:你说。 生2:用4×3=12厘米。 (一个多有创意的想法!) 师:能说说是怎样想的吗? 生2:把5厘米的那条边,移1厘米给3厘米,这样5厘米就变成了4厘米,3厘米也变成了4厘米。所以就用4×3=1

2、2厘米。 师:大家懂他的意思吗? 学生有答懂的,也有答不懂的。毕竟学生才接触周长的计算方法, 一些学生的思维还不能如此“跳跃”。但如果此时能给大家多一点时间去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去思考、去感悟,多数同学其实都是能接受的。但我错过了这个机会! 师:你的这种方法基础是什么?  ……案例反思与启示多么“愚蠢”的一个问题,才三年级的学生怎么可能理解基础的含义?这岂不是刁难学生?这岂不是对牛弹琴,不,是牛弹琴! 如果当时能抓住这个机会,引入练习中的第四题“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各图形的周长吗?”,那这节课不是能变得更加顺畅,更加精彩吗?再如果当时能抓住这个机会,去表扬一下这名学生,

3、同学们不是能变得更加乐于思考、勇于创新吗? 可笑的是,刚开始我还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只是因为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可再想想,事情真的这样简单吗?课前我认真钻研了教材吗?我意识到这儿的数据有其特殊性,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算法了吗?我想到过由这儿的两道"试一试"去引入后面的练习吗?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好的算法,我给予足够的尊重与肯定了吗?……“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此话果然不假!课前我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因此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没有能抓住它,而让它白白从我身边溜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