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教研活动数学评课稿.doc

对外教研活动数学评课稿.doc

ID:48636179

大小:79.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7

对外教研活动数学评课稿.doc_第1页
对外教研活动数学评课稿.doc_第2页
对外教研活动数学评课稿.doc_第3页
对外教研活动数学评课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外教研活动数学评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外教研活动数学评课稿            追求“开放的数学教学”        --从“三个理解”说起        刘东升        陪同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听七年级数学课《不等式》(左起:施俊进、刘东升、李庾南、顾亚男)        0说在前面        虽然到平潮实验初中现场学习是第一次,但是这里有师兄陆志强校长、研究型教师徐小建兄,还有师兄海南中学施俊进校长,感觉像在家一样,很亲切。今天活动材料上的标题有“对外”两字,这让想起了“开放”。所以我的发言就引郑毓信教授“开放的数学

2、教学”来开场。今天的教研活动是开放的、课堂是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教学形式是开放的,然而开放需要放开,背后应该是基于章建跃教授说的“三个理解”。        1关于“三个理解”        章建跃教授指出的三个理解是: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        舒尔曼提出的PCK,本质上是我国教研传统中的三个话题,即“教什么”“教谁”“怎么教”。        在这个理解上开展教学预设,促进课堂生成。今天的课堂都体现了这一追求。        刚刚有老师在评课时提及板书设计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3、,也可以看成是对教学预设的更高追求。        2关于读书心得        我们都是李庾南实验学校的实验教师,大家目前都在认真研读《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我研读的心得是,自学是独立自学,议论是群体议论,引导是相机引导。        我理解,自学在各个环节中都有,议论要注重时机,京剧大师裘盛戎曾说过“拢神”,大意是“京剧演员在唱重要的大段唱之前,先要铺平垫稳,造成一种非唱不可的气氛,然后再开始唱,这样观众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到这段唱上来。我们说的拢神就是这种意思。”(见《裘韵流芳》京剧演唱会开

4、场录音)我想关于议论也要有这样的追求。引导妙在、难在相机,重在指向八方,我想,课堂要向四面八方打开也是这个意思。        3关于平衡艺术        刚才我的师兄、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海门海南中学副校长施俊进老师说到“平衡”,并且从很多视角进行了阐释,很受益。比如施兄说今天的课堂是生命课堂、生活课堂、生长课堂,提法很有创见,赏析也很到位。受施兄启发,我也想说两个平衡,在这意义上说,施兄帮助我打开了发言的思路,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吧!        3.1多了些原题、陈题的简单呈现,少了

5、些精心改编和自然生长        比如今天有个“矩形、菱形与正方形”课堂中,崔老师注意了问题的变式,这很好,但是变式问题仅仅是原题拼凑起来,如果能将变式问题进一步改编和自然生长,效果应该会更好。而另一节关于“不等式”的课堂上,沈老师对不同类型的不等式就做了自然生长和变式,预设得到位。        当然,这个角度的思辨可以迁移到命题研究方向。        3.2多了些抽象中的归纳概括,少了些形象(案例)中的观察、对话与思辨        追求“互慧共进”(李庾南语)        数学追求抽象,

6、训练抽象思想。但是帮助初中生理解抽象是困难的,因为抽象后往往要归纳和概括,而概括是很难的,如果能结合具体的案例、情境,再引导学生在这个形象、生动过程中尝试归纳和概括,也许效果要好些。        这个角度的思辨,对于论文写作是有参考价值的。    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