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里的生物_教案1.doc

水滴里的生物_教案1.doc

ID:48676100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水滴里的生物_教案1.doc_第1页
水滴里的生物_教案1.doc_第2页
水滴里的生物_教案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滴里的生物_教案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滴里的生物【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做好观察记录。2.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3.了解列文虎克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2.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提前1-2周采集水样,或制作“小水塘”。教师准备:放大镜、抹布,载玻片、滴管、显微镜(最好每组一套),预先利用滴管取一滴水样滴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调节清楚,用于学生分组观察,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各种微生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观察采集到的水样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

2、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2.学生观察、记录、汇报。3.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4.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什么工具?(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会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二、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教师简介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2.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3.教师强调:(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3/3(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盖玻片

3、;(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三、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2.学生分组观察。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4.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称它们为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2)学生阅

4、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做相应补充介绍。(3)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假如现在让你用显微镜去观察,你想观察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1)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认识在空气中、土壤里、动植物的体表体内都存在微生物,认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2)谈话:微生物虽然极小但种类很多,在大自然分布极广,目前,还有许多微生物没有被我们发现。希望大家也能像列文虎克那样不断探究,不断发现。五、拓展延伸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2.学生自由发言。可以提出自己证明的办法。3.活动:用消毒牙签在牙缝里或在菜板上刮一刮,再把

5、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上划一下,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微生物。【教学反思】3/3关于水样的采集,教材提供了两种方法供教师选择:一种方法是指导学生从地面积水、水沟、小溪、池塘等处采集,这样做还便于学生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但是为了安全,一定要在教师或家长的监护下进行。要注意选择长有水草和藻类、水色发绿的水池。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微生物,最好对水样进行培养。另一种方法是观察课前制作的“小水塘”。选择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前两三周指导学生制作。用显微镜观察并画出水滴中的微生物,需要学生更细心、更有耐心,它能培养学生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态度。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

6、受到显微镜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能技巧,教师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1)为学生制作好水中微生物的显微玻片标本。为了确保能看见水中微生物,最好使用微生物培养液来制作,制作时要有耐心地反复取材观察。(2)要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显微镜,并做好分组观察的准备。(3)收集和积累水生微生物的图片和资料。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没有显微镜的学校可以想法借一借,尽可能让学生能用显微镜观察。(2)确实不能办到的或者用显微镜看不见微生物的,可以用课本上的水滴微生物图或由教师提供影视图片资料来解决。(3)课本上的水滴微生物图,不是用以表示我们通过显微镜观察一滴

7、水时实际能看到的情况,而是对使用显微镜不理想或没有显微镜的一种补救。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