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控制化学8.ppt

污染控制化学8.ppt

ID:48678907

大小:1.76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1-19

污染控制化学8.ppt_第1页
污染控制化学8.ppt_第2页
污染控制化学8.ppt_第3页
污染控制化学8.ppt_第4页
污染控制化学8.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污染控制化学8.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离子交换静态分离和动态分离有哪些优缺点?色谱过程中物质的停留时间与层床空隙率有何关系?什么是色谱法的穿透现象和穿透曲线,一般情况下,树脂的穿透效应怎样表示?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操作有哪些基本过程?怎样提高离子交换分离的选择性?有哪些主要的离子交换分离设备,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在色谱分离分析中,何谓正向色谱和反相色谱?怎样正确使用这些方法?HPLC使用的主要流程是怎样的?思考题:第5章污染物的吸附分离控制◆吸附的定义:利用多孔性固体表面存在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把混合物某一(些)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上,这种分离

2、混合物过程称吸附。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格哈特·埃尔特(GerhardErtl)获奖及生日同贺(2007-10-10,71岁)人们早就知道,氮肥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埃特尔研究发现,氨的合成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效率大大提高,使这一技术的产业化成为现实,这给人类社会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如果不加净化则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危害。埃特尔有关一氧化碳在金属铂表面的氧化过程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作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

3、理吸附——气体分子以范德华力被吸附,与气体凝聚成液体过程类似化学吸附——气体分子以化学键力被吸附,此时往往伴随分子发生变形甚至解离,电子转移、原子重排、键的断裂与形成等过程。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常相伴或交替发生如金属钨对氧吸附,可以同时出现分子态氧的物理吸附、原子态氧的化学吸附等;又如:钯对CO的吸附在中低温区属于物理吸附,而温度升高又转化为化学吸附。I类:活性碳吸附有机气体(微孔吸附剂)II类:非孔性硅胶或TiO2吸附N2(多层吸附)III类:硅胶吸附Br2(分子作用力弱)IV类:石墨吸附水(有限的多层吸附

4、)V类:活性碳吸附水(分子吸引效应大)◆吸附等温方程典型的吸附曲线模型Langmiur吸附等温线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溶液中Langmiur吸附等温线的推导:A+B→C吸附质吸附剂吸附分子t=0C0t=tC(1-)请推导:X=KXmC/(1+KC)其中=X/Xm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式溶液中的吸附lgX=lgK+1/nlgC◆活性炭活性炭属微孔吸附剂活性炭的结构类似于石墨,由排成六角形的碳原子平行层面组成。与石墨不同,各个平行层面不是完全垂直共轴排列,而是不规则地互相垂直活性炭结构内

5、存在着不规则基本微晶,微晶边棱含非碳杂质,随活化条件不同,可形成酸性或碱性官能团。石墨层状结构FE-SCM:场发射扫描电镜(field-emission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活性炭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处理1,2-二溴乙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3.5℃)1,2-二氯代苯020040060010000.10.20.30.40.50平衡浓度(mg/L)活性碳吸量(L/kg碳)图5-9活性炭对一些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的吸附等温线◆活性炭的比表面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

6、水蒸汽或以氯化锌为活性剂制备的活性炭,其比表面为1000m2/g左右;以KOH等碱作为活化剂制备的高比表面活性炭,其比表面可达3000m2/g。如用核桃壳作为原料,用KOH活化生产的活性炭,其碘吸附值和亚甲基兰值都是普通水蒸汽法的两倍。活性炭的再生(1)脱水:使活性炭与输送液分离。(2)干燥:加温到100-150℃,将细孔中的水分蒸发出来。(3)碳化:加热到300-700℃,高沸点的有机受热分解,一部分成为低沸点物质而挥发,另一部分被碳化留在活性炭细孔中。(4)活化:加热到700-1000℃,使碳化后留在细

7、孔中的残留碳与活化气体(如蒸汽、CO2、O2等)反应,反应产物以气态形式(CO2、CO、H2)逸出,达到重新造孔的目的。(5)冷却:活化后的活性炭用水急剧冷却,防止氧化。◆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穿透曲线C0C0C0C0C0<C=0C=CbC≈C0C0CxCCb0VbV'eVx耗竭点穿透单位床截面的废水总体积出水浓度图5-10活性炭吸附柱的工作过程δ穿透点例:以粉末活性炭固定床吸附某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进水中有机碳浓度C0=100mg/L,出水的有机碳允许浓度Cb=20mg/L,吸附终点浓度Cx=90mg

8、/L。在实验室中以装载量1L(401g)的活性炭柱作了动态试验并得出了穿透曲线(见图5-11)。试计算达到穿透点和吸附终点时的活性炭吸附量。解题步骤P10510080604020012345VxVb出水TOC1(g/m3)通水量(m3)图5-11活性炭固定床的穿透曲线■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纳米材料的定义:纳米材料是指微观结构至少在一维方向受纳米尺度(1~100nm)调制的各种固体材料。其性能主要由三个方面决定: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