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问题的梯度设置.doc

教学问题的梯度设置.doc

ID:48690818

大小:4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教学问题的梯度设置.doc_第1页
教学问题的梯度设置.doc_第2页
教学问题的梯度设置.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问题的梯度设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中问题的梯度设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问题设置和梯度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学习目标导向和价值取向等。创设的问题如果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认知结构和联系生活实际,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一堂课活跃起来,为新课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我们需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出发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教学目标去创设问题,才能把握好问题梯度。下面我们将吴正宪名师课堂中设置的一组问题用图文梯度形式呈现出来。教学环节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①活动:拍球比赛②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比较总数的办法来比较哪组的拍球水平高,这可怎么办呢?2.探索求平均数

2、的方法我们怎样求出平均数呢?你能想办法试一试吗?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①快乐队拍球的平均数是21,21代表什么?你怎么认识理解21这个数?②怎么没有一个人拍球的数量是21呀?21是谁拍的数量呢?③什么是平均数呀?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终结性目标问题①快乐队拍球的平均数是21,21代表什么?你怎么认识理解21这个数?②怎么没有一个人拍球的数量是21呀?21是谁拍的数量呢?③什么是平均数呀?过程性目标问题核心目标过程性目标问题下页附节选自刘中维的《教学中问题的梯度设置》。教学中问题的梯度设置(节选自刘中维的《教学中问题的梯度设置

3、》)3一、梯度问题设计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思维起始于问题,在教学中就是通过对问题的设置来实现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使其成为学生知识水平发展的动力。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知识的传授也多以问题展开.层次法教学中同样也离不开对学生进行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的思考,进而调动起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分层次法教学问题的设置又有其特殊的一面,即需要依照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中层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浅及重难点知识的分布,设计出能同时激发基本组和发展组学生求知欲并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的问题。问题设置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出

4、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均有所悟,均有所获,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因材施教能够落到实处。二、教学中不同梯度问题的分布与形式为了切合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背景与思维现状,问题的设置需有层次有梯度的逐步深化,围绕一节课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精心设置问题时,其分布可以是在正课前引入部分的设置疑问,以强化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是在正课讲授中进行针对差异的分层设问,而这其中例题的分层设置和分层引导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另外练习问题分层主要是用来检验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最后的结尾问题设置将主要是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发展组学生对知识的升华.在问题的设置形式上可以是一个问题

5、针对不同的层次组;也可以是一个问题用分层揭示矛盾的形式构造出层次和梯度;另外还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变式演化来完成对不同层次组的教学目标.三、梯度分层教学过程中问题设置的方法1.激疑设问,启发求知在新知识引入之时,巧妙的数学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问题的设置要结合教学内容,同时要具备“新”、“奇”、“趣”,以疑促思,以奇促趣,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驱动力.同样,一节分层次教学课的开始,如果能够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些不同深度的相关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兼顾到各个层次组的学生以此所产生共同的悬念和猜想,而且可以诱发他们在不同层面的思考与不同的求知方

6、向.2.例题分层,步步深入3在例题问题的分层设置中,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例题中的问题结构通常分为识记了解、理解运用、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面对基础组的学生,问题主要是较为基本的概念和浅显的问题,强调基本知识和方法的一般性运用,重在学会模仿;第二个层次主要是面对中层组的学生,问题为具有发展性的和稍有变化的,以教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重点,培养其一般的数学思维,重在理解;第三个层次主要面对发展组的学生,问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能力性,重在培养其思维的严谨和广阔,发展其抽象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那么对例题中问题的层次性设计怎样来实

7、现呢?通常的做法有两种:(1)层层衔接,逐步递进,每一层问题不仅要针对不同层组的学生,而且前面的问题要为后面的问题作铺垫;(2)变式分层,针对不同层组学生独立完成分层目标。通过对问题的条件、结构、特征进行变式,进行再创造的方法,同样可以实现不同的分层教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也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了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思维能力也有了创新和发展。3.区别设置,独立达标在讲授完某节课的概念后,教师还需要根据教材中的某一知识点设计出一些针对不同层次组的学生,让其分组完成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设计对于基础组主要是双基型问题,对于中层组的属同一知识点的理解分析性问题,而对于发展

8、层组的学生,问题则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