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doc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doc

ID:48692000

大小:3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7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城三校唐娅珊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重视操作活动,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实践证明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那么要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在教学课堂中动手操作的能力呢?一、培养学生的操作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能使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让他们把学习看成一种

2、乐事,从而唤起了潜藏在儿童身上的内在动力,主动去学习。以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课前我让孩子们每人准备了一块小表。当学完整时的认识后,我对同学们说:“请你们拨出一个整时,告诉同学们你常常在这个时间干什么?”听了老师的问题,同学们的兴趣很浓厚,稍做准备后,大家都争先恐后举起小手,有的说:“我拨的是12时整,这个时间我们在吃午饭。”有的说:“我拨的是晚上8时整,这个时间我在睡觉。”接着我让学生拨一拨跟同桌说一说是什么时刻,并说一说你在做什么。同学们的兴趣更浓了,纷纷的拨时间和同桌交流。因此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折、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

3、括,从中发展思维。同时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手段,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如教师可以适时地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动手操作更是数学教学的好帮手。另外,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年龄越小,其思维越需要支持物。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差,教学在教学一些概念知识时,教师应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将单一陈旧的操作演示、学

4、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得出数学概念和结论。为此,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学会操作。首先要求操作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手操作是一种手段,不能与目的本末倒置,如“教学九加几”,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的方法。出示例题让学生弄懂题意后,要围绕重点指导学生操作,摆放学具,弄清凑十法的过程。其次,教师要知道操作过程,明确操作程序,不能把它成是一般的动手活动,要有目的和计划

5、。比如在学习8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下一些操作:摆一摆:从学具中拿出8个来摆一摆你喜欢的形状;让学生认识了8,再分一分:把8个学具用不通的方法分成两堆,学习8的分成。最后画一画:根据数字画星星或添画圆。这让学生即获得了知识,又学会了探索的方法。最后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要及时引发学生思考,操作学具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动手,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而是通过学具的操作,引发学生观察,发现,比较,及时抽象,概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抽象的学生知识。三、注意操作、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有机结合操作学具,满足了低年级学生好动的天性。很多学生会被学具吸引了而进行一些毫无意义的操作,忽略操作目的,更不会进行观察。因

6、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教师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方法、顺序、怎样观察。比如在教4的分成时,我让学生把学具分成左右两堆,想想可以怎么分,要求同桌分的不一样,这样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方法(1和3,2和2,3和1)。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三种方法,想一想怎么分能够一个不漏而且又有规律。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具体的操作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将表象的整理、加工、归纳的思维过程进行综合、表述、传递,完成从感知到理解的完整的认识过程。我们知道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说话,就会伴随回忆、想象、分析

7、、综合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也是对思维活动的一种整理和自我检查,同时也会促进思维的发展。学生要边操作边发现,并让学生表达操作过程,再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说出操作思路。最后根据操作结果,引导学生说出结论。如在教学12加3的加法时,我让学生边摆边口述操作的过程,并跟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最后让他们起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学生就会很好的回答,"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再加3个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