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

ID:48712674

大小:231.01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1-19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_第1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_第2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_第3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_第4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_第5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_第6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_第7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_第8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_第9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 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历史进入20世纪中期,西方的资本主义已经把科技和理性推到极端,科技革命使人的理性主体地位消失了,人被全面异化,人们肆无忌惮地征服自然、社会和人类自己,导致了人类自然生存家园的破坏和精神家园的丧失。在这种情形下,西方社会开始反省现代性,对现代性的中心价值观念理性和普遍性作出质疑和摈弃,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对人类体验和解释世界做出了重新的思考。后现代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文学界理论的主张除表现在作品中之外,还表现在女性主义研究、解构主义哲学、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新历史主义学术思想当中。拒绝理论与深度模式是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所谓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后

2、现代主义生活方式与文化现象研究者对其研究对象进行的归纳。这些理论家包括贝尔、杰姆逊、利奥塔、哈贝马斯、哈桑等人。这些人当中,许多人对后现代主义是持保留态度或者是批判态度的。如果你对现实感到不满,想对其进行揭示与批判,心目中还有理想的憧憬,想象着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么充其量是(前)现代的。后现代不会真的去批判左派或右派,而是笑话它们,如果人们要求给出理由,那么后现代就笑话自己。后现代的态度是这样的:对世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也不太满意,但绝不是批判的态度,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并且把它进一步彻底荒谬化,在失去意义中获得快乐。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观念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

3、、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等)的产物,正式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前期,在70年代和80年代形成夺人之势并震慑思想界。丹尼尔·贝尔把社会形态分成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种,认为:前工业社会的“意图”是同自然界的竞争;工业社会的意图是“同经过加工的自然界竞争”,以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把自然环境变为技术环境;后工业社会的意图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以信息为基础的“智能技术”同机械技术并驾齐驱。“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1934年费德利科·德·奥尼斯的《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诗选》一书中,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后现代主义究竟肇始于哪一年?没必

4、要深究,按学界共识即可。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现代主义逐渐发展为一个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术语,几乎所有不能归类为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的文化与文学艺术现象,都被归拢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名下。”后现代主义认为,在今天的世界里,各种各样不稳定、不确定、非连续、无序、断裂和突变现象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此,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们的意识:它反对用单一的、固定不变的逻辑、公式和原则以及普适的规律来说明和统治世界,主张变革和创新,强调开放性和多元性,承认并容忍差异。后现代思维积极维护事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坚决反对任何试图将自己的选择强加于别人,使异己的事物屈服于自己意志的

5、霸权野心;它尊重并承认各种关于社会构想、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形态的选择。贝尔关于后与超的区别的论述:过去总是习惯于用超作词缀创造词汇:超悲剧、超文化、超社会,到了20世纪后期,人们却总是用后组词,后现代、后工业、后意识形态、后文学、后历史、后结构……其中表现出的是西方人极微妙的心态变化。超在强调不同、断裂的同时,有一种进化、进步的意思,而后在强调不同、断裂的同时,则包含着过渡、间隙、对未来的没有把握等观念。如果我们强调后现代与现代的联系,那么,后现代主义是指对现代主义的否定,是对现代主义的扬弃,是现代主义的消解,它更多地是指文学、艺术等文化产品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现代主义的风格。因此,无法用现

6、代主义的风格来表达,于是只能用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来表示这种新的创作风格。“后现代”不应理解为和现代相断裂的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它不是位于现代之后,而是隶属于现代的一个部分。后现代主义不是穷途末路的现代主义,而是现代主义的新生状态。因此“后现代主义的‘后’字意味着纯粹的接替,意味着一连串历史性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清楚的确定。‘后’字意味着一种类似转换的东西:从以前的方向转到一个新方向。”——利奥塔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崛起是一种内发性要求达致的反思结果,亦即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控制社会机制的批判性反应,勾连起对整体西方启蒙理性的反思意识,所以其源起完全是一种内部自省的形态,这种形态的绵延伸展才是

7、对西方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如何形成世界性霸权的批判,有关“知识”与“权力”之关系的后现代叙说也必须在这个层面上加以理解。社会发展问题上用“后”这一缀语,一方面是对业已逝去、另一方面也是对尚未到来的未来先进工业社会感到迷惘的“生活于间隙时期的感受”,意在说明人们正在进入一种过渡性时代。现代性的规定是: (1)对科学和技术的压倒一切的信仰和信任; (2)推崇技术的正面效果; (3)认为发展是必然的,是现代思维所希望的。后现代主义的规定特性就是对现代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