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 (2).ppt

种群的特征 (2).ppt

ID:48713181

大小:3.45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1-26

种群的特征 (2).ppt_第1页
种群的特征 (2).ppt_第2页
种群的特征 (2).ppt_第3页
种群的特征 (2).ppt_第4页
种群的特征 (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群的特征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授课人:江苏省涟水中学胡中枚种群学习目标1.概述种群的概念。2.列举种群特征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重点)3.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并尝试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重点、难点)4.尝试利用种群的特征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阅读课本P60两段文字,完成资料P42【自主预习】中“一、种群”的填空概念:生态学上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概念中的要点对位训练1、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构成一个种群的是()A、一个果园里的5棵苹果树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C、两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D、一块

2、农田里的所有东亚飞蝗D①一定空间内②同种生物③所有个体学生个人信息表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高年龄民族生物个体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种群特征A环境中菜青虫数量1000只;B环境中菜青虫数量2000只。哪种环境中菜青虫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较大呢?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菜青虫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1)概念2)调查方法活动一 计算图示中油菜()的种群密度?8棵/m2方法:直接计数法2m1m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取样原则:随机取样样方法3、计数原则: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样方内的所有个体6+3或6

3、+24、样方大小:根据被调查对象确定,一般是:草本1m2;灌木16m2;乔木100m2样方法5、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长条形的调查样地适用于方形的调查样地对应训练2下表是某班级8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买菜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组别12345678株/m2233442333株/m2种群密度的估算值=各个样方种群密度之和样方数=2+3+3+4+4+2+3+38植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蜗牛、蚯蚓、跳蝻及虫卵等)活动二实验模拟黄豆数a染成红色的黄豆数b30粒X??30X=?a

4、+bb标志重捕法捕捉(M)标记(M)重捕(n)放回原环境计算公式:N=MXn/m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1、过程(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个体m)重捕个体数种群数量=重捕标记数标记个体数求种群数量(N)一段时间后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鼠,有标志鼠15只。计算种群数量N=?N:39=34:15N=78(只)对应训练3标志重捕法捕捉(M)标记(M)重捕(n)放回计算公式:N=MXn/m1、过程(标志个体m)重捕个体数种群数量=重捕标记数标记个体数求种群数量(N)一段时间后哪些因素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

5、响?1、从标记角度:①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影响生物的正常活动和生命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③标志物必须能够维持一段时间2、放回原环境要间隔足够长时间再进行重捕(使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混合均匀,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3、重捕个体数不能太少4、调查期间种群数量没有大的变化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变式1】若藏羚羊在长途奔跑和觅食过程中,有部分被标记的藏羚羊耳朵上戴上脱落,通过标志重捕法获得的种群数量和真实的种群数量有何关系?A、偏大B、偏小问题二: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哪些?1、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2)表达形式:举例:例如2007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

6、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通常以a%表示3)意义: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 的直接表现。物种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与种群密度的关系a.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c.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降低b.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不变资料: 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从一个小渔村一跃而成为现现代大都市,在经济发展创造奇迹的同时,人口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30万人迅速蹿升到2009年的近900万人。是什么因素使深圳的人口迅速蹿升的呢?2、迁入率和迁出率意义:迁入率和迁出

7、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3、年龄结构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A种年龄结构的种群有什么特点?一段时间后,其种群内的成年个体比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种群的出生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种群密度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变大变大增大ABC类型种群构成特点发展趋势增长型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衰退型老年个体很多,幼年个体很少三种年龄结构种群的特点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种群密度越来越小意义: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例6: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

8、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