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x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x

ID:48715481

大小:630.4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2-27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I127F19Ag108Ba137Ⅰ卷(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0.1mol·L-1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少B.若电工操作中将铝线与铜线直接相连,会导致铜线更快被氧化C.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与负极的质量均增加D.

2、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c(OH-)/c(H+)=10-12的溶液中:NH、Cu2+、NO、SOB.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H、K+、Cl-、I-C.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Al3+、K+、Cl-、SO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mol·L-1的溶液中:Na+、Al3+、Cl-、NO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久置氯水pH变小B.温度升高,Kw增大C.工业生产硫酸,通入过量的空气,提

3、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D.高温比常温有利于NH3的合成4.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5mol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同时发生下列两个反应:(1)2A(g)2B(g)+C(g);(2)A(g)C(g)+D(g)。当达到平衡时,测得c(A)=2.5mol·L-1,c(C)=2.0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c(B)为1.0mol·L-1B.达到平衡时c(B)=2c(D)C.达到平衡时c(D)为2.0mol·L-1D.达到平衡时A的总转化率为40%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2

4、OH-+SO2=SO+H2OB.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HCO+Ca2++OH-=CaCO3↓+H2OC.NH4Al(SO4)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A13++4OH-=AlO+2H2OD.NaClO将污水中的NH3氧化成N2:3ClO-+2NH3=N2↑+3C1-+3H2O6.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反应2H2(g)+O2(g)2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C.常温常压下

5、,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11.2L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D.反应2H2(g)+O2(g)2H2O(g)的ΔH可通过下式估算:ΔH=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7.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

6、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8.一定温度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02468n(SO3)/mol00.81.41.8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O2)=0.2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L,平衡常数将增大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molSO3,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大于10%D.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mol

7、SO2、1molO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n(SO3)/n(O2)增大9.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a1=1.1×10−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0.25℃时,向25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

8、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间任一点的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CH3COO-)>c(OH-)>c(H+)B.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C.C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大于10-7mol·L-1D.D点对应的溶液中,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