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

ID:48731544

大小:1.07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1-20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1页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2页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3页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4页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孙中山《五权宪法》“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英国大百科全书》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导读提纲:1、科举制诞生于哪个朝代?完善于哪个朝代?2、为科举制作出重要贡献旳人物有哪些?都有什么贡献?3、科举制有哪些影响?4、科举制何时被废除?顾名思义:什么是科举制?科:举:科举制:分科考试选拨官吏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拨官吏的制度所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

2、中选拔。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在魏晋时期,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②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魏晋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已经不合时宜!为何要开创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意义:让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员的权力由地方集中到中央,有利于统治。隋文帝隋炀帝隋朝创立隋文帝隋炀帝开始尝试使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生!唐太宗措施:扩充国学规模。表现: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的每年达千人以上。进士录取第一名,称状元。武则天措施:开创武举和殿试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考试内容:

3、负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武举考试目的: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武则天首创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曾八次举行殿试唐玄宗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的文学繁荣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隋唐)进士科: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唐朝)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明法科:以律令为主明书科:以书法为主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等考哪些科目?(生员,俗称秀才)童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乡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进士,第一名称“状元”)殿试考试

4、的过程科举制的影响1.首先,它废除了魏晋以来不合时宜的选官制度2.其次,它使得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最后,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所以,它改善了用人制度所以,它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它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对中国对世界1、高丽、百济、新罗、高昌等都派遣弟子到长安的国子学学习。2、在朝鲜半岛:628年,新罗就仿照唐朝建立国学,规定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课程;788年仿照唐朝科举设“读书三品科”。同时还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参加科举考试。3、在日本:也仿照唐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大学、国学,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人才,并重用从唐朝归来的留学生。1905

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科举制创立隋文帝隋炀帝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影响开始尝试分科考试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生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开创殿试、武举诗赋成进士科主考内容科举制大事表1.改善了用人制度中国: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课堂小结:废除: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科举考试的受益者是哪些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想一想读书人、统治者_________“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最受重

6、视的是A、明经科B、明书科C、秀才科D、进士科练一练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唐玄宗时B、武则天时C、唐太宗时D、隋炀帝时2、科举制被废除是在()A、宋朝末年B、元朝末年C、明朝末年D、清朝末年3、科举制的建立和完善,从本质上反映了统治者()A、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的需要B、笼络读书人的策略C、发展教育事业的举措D、扩大统治基础,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DDD4、面试是在特定场景下,以考官对考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的一种考试活动。追溯历史,与“面试”相关的制度是A.郡县制B.禅让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5、科举制的殿试开始于A、武则天时期B、

7、隋文帝时期C、隋炀帝时期D、唐玄宗时期6、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请回答:(1)这种制度何时创建?何时完善?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2)科举制的进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隋朝(创立)唐朝(完善)进士、明经便于选拔人才,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自由报考,可不断更新便于选拔人才,增强政府办事效率;激发了士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赋予社会革新与创造精神。(3)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重用人才是兴邦安国的重要前提,要重视人才;通过考试制度选拔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