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数学复习第二编讲专题专题八数学文化与创新应用第1讲数学文化及核心素养类试题练习文.docx

2020届高考数学复习第二编讲专题专题八数学文化与创新应用第1讲数学文化及核心素养类试题练习文.docx

ID:48761271

大小:431.7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2-27

2020届高考数学复习第二编讲专题专题八数学文化与创新应用第1讲数学文化及核心素养类试题练习文.docx_第1页
2020届高考数学复习第二编讲专题专题八数学文化与创新应用第1讲数学文化及核心素养类试题练习文.docx_第2页
2020届高考数学复习第二编讲专题专题八数学文化与创新应用第1讲数学文化及核心素养类试题练习文.docx_第3页
2020届高考数学复习第二编讲专题专题八数学文化与创新应用第1讲数学文化及核心素养类试题练习文.docx_第4页
2020届高考数学复习第二编讲专题专题八数学文化与创新应用第1讲数学文化及核心素养类试题练习文.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数学复习第二编讲专题专题八数学文化与创新应用第1讲数学文化及核心素养类试题练习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讲 数学文化及核心素养类试题「考情研析」    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有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转化与化归能力,既体现了对数学应用性的考查,也体现了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高考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等.核心知识回顾1.以古代数学书籍《九章算术》《数书九章》等书为背景的数学文化类题目.2.与高等数学相衔接的题目,如几类特殊的函数:取整函数、狄利克雷函数、符号函数.3.以课本阅读和课后习题为背景的数学文化类题目: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二进制、割圆术、阿氏圆等.4.以中

2、外一些经典的数学问题为背景的题目,如:回文数、匹克定理、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四色猜想等经典数学小问题.热点考向探究考向1算法中的数学文化例1 (2019·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我国古代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为:一尺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都截不完.现将该木棍依此规律截取,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功能就是计算截取20天后所剩木棍的长度(单位:尺),则①②③处可分别填入的是(  )A.i<20,S=S-,i=2iB.i≤20,S=S-,i=2iC.i<20,

3、S=,i=i+1D.i≤20,S=,i=i+1答案 D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第一天S=,所以满足S=,不满足S=S-,故排除A,B;由框图可知,计算第二十天的剩余时,有S=,且i=21,所以循环条件应该是i≤20.故选D.以古代秦九韶算法,更相减损术、割圆术等为背景,将数学文化嵌入到程序框图,既强调了算法的历史,又展示了算法的思想,解题时要弄明白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的变化规律,理解程序框图的算法功能.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如下问题:“今有方物一束,外周一匝有三十二枚,问积几何?”设每层外周枚数为a,如图

4、是解决该问题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为(  )A.121B.81C.74D.49答案 B解析 满足a≤32,第一次循环:S=1,n=2,a=8;满足a≤32,第二次循环:S=9,n=3,a=16;满足a≤32,第三次循环:S=25,n=4,a=24;满足a≤32,第四次循环:S=49,n=5,a=32;满足a≤32,第五次循环:S=81,n=6,a=40.不满足a≤32,输出S.故选B.考向2数列中的数学文化例2 (2019·陕西省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

5、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表,即杨辉三角,这是数学史上的一个伟大成就,在“杨辉三角”中,第n行的所有数字之和为2n-1,若去除所有为1的项,依次构成数列2,3,3,4,6,4,5,10,10,5,…,则此数列的前15项和为(  )A.110B.114C.124D.125答案 B解析 由题意,n次二项式系数对应的杨辉三角形的第n+1行,令x=1,可得二项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和2n,其中第1行为20,第2行为21,第3行为22,…以此类推,即每一行的数字之和构成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杨辉三角形中前n行的数字之和

6、为Sn==2n-1,若除去所有为1的项,则剩下的每一行的数字的个数为1,2,3,4,…,可以看成构成一个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Tn=,令=15,解得n=5,所以前15项的和表示前7行的数列之和减去所有的1,即(27-1)-13=114,即前15项的数字之和为114,故选B.以传统数学文化为载体考查数列的实际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将古代实际问题转化为现代数学问题,建立等差、等比数列的模型,探索并掌握它们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利用方程思想求解.《张丘建算经》卷上第22题为“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

7、,今一月日织九匹三丈.”其意思为:现有一善于织布的女子,从第2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1天织了5尺布,现在一月(按30天计算)共织390尺布.记该女子一月中的第n天所织布的尺数为an,则a14+a15+a16+a17的值为(  )A.55B.52C.39D.26答案 B解析 设从第2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d尺布,则S30=390,所以30×5+d=390,解得d=,所以a14+a15+a16+a17=4a1+58d=4×5+58×=52.故选B.考向3立体几何中的数学文化例3 (2019·六安

8、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我国齐梁时代的数学家祖暅提出了一条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思是: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椭球体是椭圆绕其轴旋转所成的旋转体.如图,将底面直径都为2b,高皆为a的椭半球体和已被挖去了圆锥体的圆柱放置于同一平面β上,用平行于平面β且与平面β任意距离d处的平面截这两个几何体,可横截得到S圆及S环两截面.可以证明S圆=S环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