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静电力库仑定律 (3).ppt

第2节静电力库仑定律 (3).ppt

ID:48790506

大小:1.95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1-25

第2节静电力库仑定律 (3).ppt_第1页
第2节静电力库仑定律 (3).ppt_第2页
第2节静电力库仑定律 (3).ppt_第3页
第2节静电力库仑定律 (3).ppt_第4页
第2节静电力库仑定律 (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节静电力库仑定律 (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了解电荷及静电现象的产生.2.了解元电荷的含义,知道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3.掌握电荷守恒定律并能解答相应问题.(1)电性自然界中只有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2)作用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正负两种正电负电排斥吸引(1)接触起电①定义: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到这个导体上,使这个导体也带电,这种带电方式称为接触起电.②本质:接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2)摩擦起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现象.①摩擦起电过程两

2、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转移转移②摩擦起电的本质摩擦起电时,电荷并没有凭空产生,其本质是发生了电子的,所以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一定是同时带上性质不同的电荷,且电荷量相等.(3)感应起电①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电荷的现象.②感应起电:利用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转移远离异号

3、同号静电感应电荷既不会,也不会,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保持不变.创生消灭代数和总量三、元电荷1.电荷量:叫做电荷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2.元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是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3.元电荷的值:e=.4.比荷:电子的与其之比,叫做电子的比荷.电荷的多少库仑质子正电子1.60×10-19_C电荷量

4、e质量me温馨提示原子核中的质子不能脱离原子核而移动,即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中转移的不可能是正电荷.转移的只能是负电荷即电子.物体失去了电子一定带正电,得到了电子一定带负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产生两种不同绝缘体摩擦时导体靠近带电体时导体与带电导体接触时现 象两绝缘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导体带上与带电导体相同的电荷原 因不同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导致相互摩擦时出现电子的得失.束缚能力强的得电子,带负电;束缚能力弱的失电子,带正电导体中的自由电荷(电子)在电荷的相互作用下发

5、生转移,使电荷重新分布,结果使靠近带电体一端所带的电荷电性与带电体相反;远离带电体一端与带电体所带电荷电性相同,即“近异远同”在电荷的相互作用下,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实 质电荷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1)分析摩擦起电问题时应明确原子核中的质子不能脱离原子核而移动,即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中转移的不可能是正电荷,转移的只能是负电荷即电子.带正电荷的物体一定失去了电子,带负电的物体一定获得了电子.(2)接触起电过程中电子转移的规律带正电的物体与带负电的物体接触,电子由带负电的物体转移到带正

6、电的物体上.带正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中性物体接触,电子由中性物体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带负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中性物体接触,电子由带负电的物体转移到中性物体上.(3)感应起电判断方法①带电体靠近导体时,靠近带电体的近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远端带同种电荷.②凡遇到接地问题时,该导体与地球组成一个导体,则该导体为近端物体,带异种电荷,地球为远端,带同种电荷.(1)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及所带电荷种类的简单仪器,它的构造为玻璃瓶内有两片金属箔,用金属丝挂在一根导体棒的下端;棒的上端通过瓶塞从瓶口伸出(如图1-

7、1-1甲所示),带电体接触导体棒的上端时,金属箔张开,如果带电体所带电荷量为零,金属箔不张开.如果把玻璃瓶换成金属外壳,金属箔换成指针,这样的验电器又叫静电计,如图1-1-1乙所示.(2)当带电的物体与验电器接触时,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与金属球相连的两个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因相互排斥而张开,物体所带电荷量越多,电荷转移的越多,斥力越大,张开的角度也越大.(3)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棒的上端时,金属箔片便可张开.因为带电体会使导体棒的上端感应出异种电荷,而金属箔片上会感应出同种电荷(感应起电),

8、在斥力作用下箔片张开.二、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中性”、“中和”的本质电中性的物体是有电荷存在的,只是电荷量的代数和为0,对外不显电性;电荷的中和是指电荷的种类、数量达到异号、等量时,物体达到电中性的过程.2.“总量”含义:指电荷量的代数和.3.起电过程中电荷的变化不论哪一种起电过程都没有创造电荷,也没有消灭电荷.本质都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也就是说起电过程是物体所带电荷的重新分配.4.应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接触带电现象中电荷量的分配(1)导体接触带电时电荷量的分配与导体的形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