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09).ppt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09).ppt

ID:48797788

大小:1.53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1-25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09).ppt_第1页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09).ppt_第2页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09).ppt_第3页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09).ppt_第4页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09).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09).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悯农诗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什么叫生产力,什么叫生产关系?分别包括什么内容?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产品分配方式。物质生产力决定人类社会形态: 石器生产力决定原始社会形态; 铜器生产力决定奴隶社会形态; 铁器生产力决定封建社会形态; 机器生产力决定资本社会形态; 电器生产力决定共产社会形态。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

2、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的含义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三、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四、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精耕细作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双齿木耒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战国铁农具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甘肃嘉峪关市出土)西汉时期的耦犁(形象图)犁壁犁

3、评犁箭犁铲唐朝的曲辕犁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水利灌溉原始农业商、西周春秋战国西汉魏晋南朝隋唐宋朝明清石刀、石斧耒耜、石器、青铜农具铁农具和牛耕耦犁、犁壁曲辕犁刀耕火种排水、除草、沤肥、治虫垄作法代田法、一年一熟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水稻、粟粟、稻、黍、稷、麦、桑、麻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它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1)原始农业产生之初,耕作方式主要是“刀耕火种”或“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在生产中少量使用;人们已懂得开沟排灌,

4、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等技术(4)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使用推广,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反映:耕作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即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我们的先民发明的最早的松土工具是:耒耜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铁农具的出现。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

5、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2、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3、耒耜的出现和商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发展的表现:练习: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其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青铜耕作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CA农业技术的主流-------精耕细作,即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水利灌溉原

6、始农业商、西周春秋战国西汉魏晋南朝隋唐宋朝明清石刀、石斧耒耜、石器、青铜农具铁农具和牛耕耦犁、犁壁曲辕犁刀耕火种排水、除草、沤肥、治虫垄作法代田法、一年一熟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水稻、粟粟、稻、黍、稷、麦、桑、麻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一)铁犁牛耕的发展(生产工具)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开始使用和逐步推广2、西汉时期的耦犁和犁壁——改进和进一步推广3、隋唐时期的曲辕犁——完善阶段(二)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2、西汉时期的代田法耕作方法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

7、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5、宋朝以后,江南的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三)、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2、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4、两汉时期的一年一熟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和耕耙技术(北方)   (南方)——耕作技术耕作制度翻车的模型筒车11、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语言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A①②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