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ID:61741389

大小:2.98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2-06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1页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2页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3页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4页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什么是经济?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严复曾将经济一词翻为生计。日本人将其正式翻为经济,后由孙中山先生从日将这一说法引入中国。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它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及水利工程当时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农铁制农具骨耜石器铁制农具农----農、辳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

2、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⑴中国是世界农业三大发源地之一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⑴中国是世界农业三大发源地之一⑵中国是世界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磁山文化磁山遗址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东南1公里的台地上,总面积三十四万平方米,分上下(即早晚)两个文化层。时间距今7500多年。1972年冬,当地群众在开渠修坝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沉睡在地下的原始村落,即现在的磁山文化遗址。它

3、的年代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炭—14测定的数据显示距今7355年——10000年,亦即伏羲神农时代。这个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研究的空白,是我国北方重要原始文化类型。磁山文化的发掘真实地记录了八千多年前,磁山先民劳动、生活情景。其文明、进步的发展程度举世罕见,为研究原始社会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多学术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史料。磁山文化对远古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价值颇高,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命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磁山文化遗址升级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磁山文化遗址三项“世界

4、之最”之一——粟的发现。这证明我国黄河流域是世界上由人工培植粟类最早的地方。 磁山文化遗址三项“世界之最”之二:家鸡骨的发现。这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鸡的国家。 磁山文化遗址三项“世界之最”之三:出土的炭化核桃。这纠正了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人中国的说法,将中国产核桃的记载上推了5000多年。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2.刀耕火种的的原始农业①出现时间:七八千年前②表现:先清除地上的树木、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播种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2.刀耕火种的的

5、原始农业3.商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⑴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2.刀耕火种的的原始农业3.商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⑴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⑵商周时期的农具⑶商周时期的耕作技术⑷商周时期的农作物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⑴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铁农具、牛耕春秋时代的铁制农具战国时代的铁农具牛尊(牛鼻穿着鼻环)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⑴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和逐渐推

6、广:铁农具、牛耕⑵西汉——改进和进一步推广:耦犁和犁壁西汉的耕犁。已安装了方便翻土碎土的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这比欧洲早了近千年。牛耕图这种牛耕方式俗称“二牛抬杠”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⑴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铁农具、牛耕⑵西汉——改进和进一步推广:耦犁和犁壁⑶隋唐——完善:曲辕犁和犁评敦煌壁画《农耕图》唐代曲辕犁的工作原理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2.耕作技术的进步:⑴耕作方法:从春秋战国的垄作法到西汉赵过的代田法代田法模型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2.耕

7、作技术的进步:⑴耕作方法:从春秋战国的垄作法到西汉赵过的代田法⑵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和南方水田耕耙技术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2.耕作技术的进步:⑴耕作方法:从春秋战国的垄作法到西汉赵过的代田法⑵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和南方水田耕耙技⑶耕作制度:从两汉的一年一熟到宋朝的江南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2.耕作技术的进步:3.水利灌溉:⑴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后人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写诗赞道:始知李太守,伯禹

8、亦不如。宝瓶口郑国渠白渠六辅渠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2.耕作技术的进步:3.水利灌溉:⑴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⑵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马钧发明翻车——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筒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儒家经典所反映的上古土地国有观念:《诗经·小雅·北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