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几时开(晨曲).ppt

槐花几时开(晨曲).ppt

ID:48803653

大小:82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1-26

槐花几时开(晨曲).ppt_第1页
槐花几时开(晨曲).ppt_第2页
槐花几时开(晨曲).ppt_第3页
槐花几时开(晨曲).ppt_第4页
槐花几时开(晨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槐花几时开(晨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篇授课教师:曾仰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弘扬中国民歌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民歌是一切民族音乐最丰富的源泉。----冼星海一、我国的民歌包括多种体裁和样式,主要有如下四类:(1)劳动号子(2)山歌(3)小调(4)长歌及多声部歌曲二、山歌的特点:山歌的节奏比较自由,音调比较悠长。在演唱时,往往可以根据歌唱者的感情需要时而伸长,时而缩短它的节奏,曲调也有变化。感受歌词的魅力思考《槐花几时开》思考:歌曲的节奏、旋律有什么特点?节奏:节奏自由,富有山歌的特点。同时与语言紧密结合,松紧有致。旋律:优美流畅,琅琅

2、上口。衬腔的运用,既加强了语言的地方色彩,又渲染了幽默乐观的情趣。歌曲采用五声羽调式,曲调是起、承、转、合 四句体乐段第一句乐句是起句。以全曲的最高音作为句首,连着四个十六分音符,以紧密的节奏、高扬的音调,表现出“高高山上”的意境。第二句乐句是承句。以逐层向下的旋律,与第一乐句相互呼应,表现了姑娘引颈翘望盼郎来的急切心情。第三句乐句是转句。它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开始的旋律转入低音区,继而向上十度大跳,又逐层向下,惟妙惟肖地模拟了娘问女儿的口气语调和疑惑的心情,同时衬托出姑娘的内心活动和羞涩神态。第四句乐句是合句。在插入一小节直接来自口气语调的衬腔后,再现第二乐句的旋律,节奏放宽

3、,形象地刻画了姑娘故作镇静,以我望槐花几时开为掩饰,结束全曲。小结歌词:淳朴含蓄、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富于想象,体现了东方人含蓄的特点。衬词“啥”、“啥子”体现了四川方言的特点。节奏:节奏自由,富有山歌的特点。同时与语言紧密结合,松紧有致。旋律:优美流畅,琅琅上口。衬腔的运用,既加强了语言的地方色彩,又渲染了幽默乐观的情趣。地域:四川宜宾地区。地域;陕北体裁:山歌欣赏歌曲简介:旧社会,陕北一带的人们生活十分贫苦,许多男人为了谋生,除了“走西口”到外地谋生外,有相当一部分人靠赶牲灵谋生。“赶牲灵”也称“赶脚”,它近似于云贵地区的“赶马帮”,即用牲畜(陕北多为骡驴)长途为他人运输货物

4、,而赶这牲畜运送货物的人即称赶牲灵者。他们走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辛苦。由于赶一趟牲灵常需要数十天甚至半年、一年,所以赶牲灵的家人非常惦念他们,凡遇到赶牲灵的队伍走过,往往就有许多妇女、小孩探问自己亲人的情况。民歌《赶牲灵》就是表现一个姑娘见到赶牲灵的队伍通过,从远处期盼自己情人的情景。感悟歌词、节奏、旋律的特点歌词:语言质朴而又风趣、生动、极富生活气息。它把少女盼望赶牲灵的情人归来的心理活动,描述得惟妙惟肖。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悠长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四川属于南方,尽管人们的性格比较泼辣,但是女孩子对感情的表达还是含蓄的。音乐委婉流畅,体现了东方人的含蓄之美。北方人性格直

5、爽,尤其是在大西北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中,他们生存的地理环境,生活状态决定了他们对情感的表现是大胆,直接的。音乐表现旋律高亢,激昂。三、注入民歌流行元素,激发学习兴趣1.凤凰传奇《高山槐花开》2.冯晓泉、曾格格《赶牲灵》民歌的魅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打开各地民歌,那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扑面而来,不禁心旷神怡,耳目一新,得到美的享受,激发人们对生活和对美的追求。这就是民歌的魅力所在。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