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梳棉(纺纱学).ppt

第三章 梳棉(纺纱学).ppt

ID:48815428

大小:15.10 MB

页数:94页

时间:2020-01-28

第三章  梳棉(纺纱学).ppt_第1页
第三章  梳棉(纺纱学).ppt_第2页
第三章  梳棉(纺纱学).ppt_第3页
第三章  梳棉(纺纱学).ppt_第4页
第三章  梳棉(纺纱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梳棉(纺纱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梳棉Carding第一节梳棉工序概述一、梳棉工序的任务梳理:使棉束单纤维(锡林、盖板作用)除杂:清除杂疵、短绒混和:进行单纤维间的混和成条:制成均匀的棉条2时间机型锡林转速(r/min)产量(Kg/h)梳理元件1950s11812805-7弹性针布1960-1980sA186C-F330-36018金属针布1991-2000sFA201,FA223-225360-60020-100金属针布2005TC-03600140金属针布二、梳棉机的发展3国内外主要梳棉机制造厂商德国特吕茨勒:DK803

2、、DK903瑞士立达:C51、C60英国克劳斯罗尔:MK5、MK5D马佐里(东台):C501青岛宏大:FA231A、FA232A郑州宏大:FA225B、FA221D金坛纺机:JFA226江阴机械:FA212B东佳集团:FA2084微机控制及数显;道夫变频调速;带传动平稳,噪音低;高精度、整体式锡林道夫;机内滤尘箱连续吸,车肚机外间歇吸;后固定盖板及刺辊分梳板;可视棉网的双皮圈导棉装置;全封闭安全罩;安全自停装置;棉卷或棉箱喂入,自调匀整通用设计。二、梳棉机的工艺过程5DK903梳棉机678FA231

3、A梳棉机结构简图1.控制柜2.车肚花吸点3.棉卷架4.棉卷罗拉5.给棉罗拉6.刺辊分梳板7.刺辊放气罩吸点8.刺辊9.盖板花吸点10.棉网清洁器吸点11.后固定盖板12.后盖板杂质点吸13.盖板14.锡林15.前盖板杂质吸点16.前固定盖板17.三角区吸点18.前棉网清洁器19.道夫20.清洁辊吸点21.剥棉罗拉22.导棉装置23.圈条器吸点24.前压辊25.圈条器9第二节给棉刺辊部分一、给棉刺辊部分的机构组成:棉卷架和棉卷罗拉;给棉罗拉和给棉板;刺辊和分梳板(老机为小漏底)、除尘刀。作用:喂入棉卷

4、或棉丛;进行开松排除杂质和短绒。101.棉卷架和棉卷罗拉(1)棉卷架作用:放置棉卷槽底倾斜:使棉卷直径较小时增加接触面积,减轻退解时打滑。(2)棉卷罗拉作用:摩擦带动棉卷退解凹槽:避免棉卷打滑112.给棉罗拉和给棉板(1)给棉罗拉与给棉板共同握持棉层,使刺辊在整个棉层横向进行开松与分梳。为使棉层握持牢靠、均匀,罗拉表面有齿形沟槽或小菱形花纹,并在罗拉两端加压。12(2)给棉板工作表面为光滑的弧形,有一鼻尖。为使棉束尾端不致于过早滑脱,要求:握持力:AB逐渐增加,B点最大;隔距:AB逐渐减小;偏心

5、距e:给棉板圆弧与给棉罗拉中心的距离;133.刺辊、分梳板、除尘刀完成对棉丛的梳理并去除部分杂质。刺辊下方装有除尘刀、分梳板或漏底;刺辊上方装有罩盖和排气罩。14(1)刺辊铸铁圆筒,两端堵头;表面包锯齿,250mm。剌辊高速有利于分梳和除杂,但过高会损伤纤维而短绒率,锡林速度也相应,带来全机高速的一系列问题。增加刺辊表面锯齿密度,也可提高分梳和除杂。15刺辊给棉罗拉16小漏底:网眼弧形钢板;除尘刀:矩形钢板,30º角;传统除杂:除尘刀+漏底;(2)小漏底:托持纤维,排除短绒。(新机型以分梳板代

6、替小漏底)(3)除尘刀:击落尘杂,调节落棉。分梳板17二、开松方式:握持开松过程:三个阶段(1)穿刺阶段:棉束尾端被牢固握持,头端被穿刺、分割;(2)梳理阶段:锯齿与纤维产生相对滑移与摩擦,产生梳理(纤维伸直、横向分开);(3)分解阶段:随着棉束的喂给,对同一棉束尾端的握持渐弱,锯齿将棉束抓走—棉束分解。18(一)影响开松效果的因素1.喂入装置对纤维层的握持(1)给棉罗拉与给棉板的结构两者之间的隔距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2)罗拉加压压力适当。19(3)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LA给棉罗拉与给棉板握持钳口

7、到刺辊与给棉板的最近点纤维运动的路径长度,称~。分梳工艺长度↓→梳理长度↑(梳理早)→梳理效果↑→短绒率↑根据经验LA≈纤维的主体长度202.刺辊(1)速度速度高,开松好,但过快损伤纤维。衡量刺辊分梳质量的指标--分梳度。分梳度C:每根纤维受到的平均作用齿数。w-棉层定量(g/m);nt-刺辊转速(转/min);v-给棉速度(m/min);L-纤维平均长度(m);Tt--纤维线密度(tex);Z-刺辊表面总齿数。高产梳棉机一般在0.5~1之间。21(2)锯齿规格工作角:小,有利于分梳;齿距T(横、

8、纵):小,分离程度好,但要兼顾(大,N大);齿尖厚度:薄齿易刺入须丛,分梳效果好。223.刺辊与给棉板的相对位置(1)刺辊与给棉板的高低位置给棉板鼻尖可高于、低于、平齐刺辊中心位置。给棉板抬高,分梳工艺长度增加,托持面减短,梳理效果↓。(2)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隔距小,梳理效果好,但短绒增加。(一般0.18-0.305mm)23刺辊与给棉板的相对位置对梳理效果的影响隔距(mm)0.230.305棉束百分率(%)8.9610.14短绒百分率(%)24.4223.35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