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ppt

第6章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ppt

ID:48834071

大小:2.03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1-27

第6章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ppt_第1页
第6章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ppt_第2页
第6章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ppt_第3页
第6章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ppt_第4页
第6章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6章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6章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本章要求正确理解理想功、损耗功、热力学效率与有效能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了解能量衡算法、理想功与损耗功法、有效能衡算法在过程热力学分析中的应用。6.1基础理论6.1.1能量的级别每一种能源的发现、发展和利用,都必将伴随着生产技术的重大改革,引起社会生产的发展,把国民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第一次:由畜力、自然力和薪柴改为煤,发明了蒸气机,引起产业革命,作为工业化的动力基础;第二次:石油、天然气的发现,发明了内燃机和电,使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第三次:再生能源

2、为基础,如太阳能发电、核裂变增殖反应和核聚变反应堆发电等)。6.1.1能量的级别据分析估算,由于能源不足引起的国民经济损失大约为能源本身价值的20-60倍。发展中国家与当代发达国家的差距,其主要标志之一是能源消费水平的差距。对我国而言,能源短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一次能源的生产和运输十分紧张);另一制约因素是能源有效利用率低,即能源所具有的能量与有效利用的能量之比值,它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能源利用水平的综合指标,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突出问题。6.1.1能量

3、的级别根据世界能源大会节能委员会的意见:节能就是应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的方法来有效地利用能源。节能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减少能源的消耗量,不能与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立起来。节能的本质:充分有效地发挥能源的作用,使同样数量的能源,可以提供更多的有效能,从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产值和利润。节能目标:能源利用的世界先进水平。6.1.1能量的级别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就是用热力学的方法,对过程中能量转化、传递、使用和损失情况进行分析,揭示能量消耗的大小、原因和部位

4、,为改进过程、提高能量利用率指出方向和方法。具体地说,就是从热力学观点提出一个对实际过程进行估算的方法。即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通过对实际过程按假想的理想条件来进行一些热力学的计算,最终确定能量利用的总效率以及确定各个过程的能量损失,从而为合理用能和节能确立一些普遍性的原则和方式,以达到节能增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6.1.2理想功理想功——系统的状态变化以完全可逆方式完成,理论上可能产生的最大功或者消耗的最小功。完全可逆过程包含:(1)系统内发生的所有变化都必须可逆;(2)系

5、统与环境进行可逆热交换。环境通常是指大气温度T0和压力P0=0.1013MPa的状态。6.1.2.1稳流过程的理想功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可逆传热量(6-3)理想功:若忽略动能和势能变化,则(6-5)6.1.2.1稳流过程的理想功从理想功的公式可以看出:①理想功是针对给定的实际过程所决定的初、终态,按照完全可逆过程来计算的,是评价实际过程能量利用率的标准。②理想功与可逆功是有区别的,理想功是可逆的有用功,而可逆功仅指经历变化时所做的功。③理想功只与环境T0、P0和状态变化有关,只

6、要初、终态和环境条件确定,无论是否可逆过程,其理想功是相同的。6.1.2.1稳流过程的理想功④计算的方法:⑴由相应的热力学图表直接查得H、S等值进行计算。⑵利用状态方程和普遍化法(剩余性质概念)或者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求出。例题1求298K,0.1013MPa的水变成273K,同压力下冰的过程的理想功。设环境温度分别为(1)25℃;(2)-5℃。已知273K冰的熔化焓变为334.7。解:忽略压力对液体的焓和熵的影响,查(参考附录八)水的性质表得到298K时水的有关数据:T1=298K

7、,P1=0.1013MPa水T2=273K,P2=0.1013MPa冰T2=273K,P2=0.1013MPa冰T4=273K,P4=0.1013MPa水查表得由273K冰的熔化焓变,可推算出冰的焓和熵值。①环境温度为298K,高于冰点时:若使水变成冰,需要冰机,理论上应消耗的最小功即35.10②环境温度为268K,低于冰点时:当环境温度低于冰点时,水变成冰,不仅不需要消耗外功,而且理论上可以回收的最大功为12.69。6.1.2.3热力学效率对于确定了初、终态的过程,其理想功与实际过程表现出的功

8、是不一样的,将它们的比值称为热力学效率。做功过程:(6-8)耗功过程:(6-9)由于热力学效率中都是功值的比较,故是高级能量的利用率,代表了以热力学第二定律衡量的效率,显然,其值越接近1越好。讲解例6-5,略。6.1.3不可逆过程的损耗功WL损耗功——系统在相同的状态变化过程中,实际过程所作的功(产生或消耗)与完全可逆过程所作的理想功之差。对稳定流动过程,损失功WL表示为:(6-10)式中:理想功:轴功:损耗功:(6-13a)Q——系统与温度为T0的环境所交换的热量;6.1.3不可逆过程的损耗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