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1)复习.ppt

化学基础(1)复习.ppt

ID:48866976

大小:1.27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1-31

化学基础(1)复习.ppt_第1页
化学基础(1)复习.ppt_第2页
化学基础(1)复习.ppt_第3页
化学基础(1)复习.ppt_第4页
化学基础(1)复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基础(1)复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基础(1)复习1.原子是如何构成的?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中子质子带负电荷带正电荷不带电荷带正电荷2.各组成间的数量关系?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3.化学反应只改变核外电子的数目或运动状态复习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能级顺序:具有一定能量的轨道处于一个能级;能量相同的轨道,能级相同,称为简并轨道;能量相近的轨道划分为一组称为能级组。同组内的能级的能量相近,但组与组之间能量差别大。主量子数相同的为一层。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电子排布练习1.第四周期20Ca:1s22s22p63s23p64s23d

2、0从Sc到Zn,d电子逐渐增加,依次填充,但Cr和Cu较特殊。思考:24Cr和29Cu的电子结构如何填充?24Cr:1s22s22p63s23p63d54s1半满稳定而不是3d44s229Cu:1s22s22p63s23p63d104s1半满、全满稳定而不是3d94s2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2.第五周期44Ru:[Kr]4d75s1由于E5s<E4d,因此从Ru开始,电子先填充5s,然后充填到4d上去。但由于能级差小,第五周期的元素电子填充有时变得不太规律,以致光谱实验测定结果与三原则的推论

3、有不一致的情况。如:41Nb44Ru45Rh(4d45s14d75s14d85s1)46Pd74W78Pt(4d105d46s25d96s1)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3.第六周期由于E6s<E4f<E5d,因此从Cs开始,按照此能级依次填充。但La和Gd较特殊57La(镧):不是[Xe]6s24f1而是[Xe]6s24f05d164Gd(钆):不是[Xe]6s24f8而是[Xe]6s24f75d1这主要是因为f0、f7比较稳定的缘故。其中还有一些用三原则解释不了的。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主族元素副族元素价层电子构型ns1~2或ns2np1~6(n-1)d1~10ns1

4、~2主要特点价电子总数=族数ⅢB到ⅦB和Ⅷ族:最高能级组中的电子总数=族数ⅠB和ⅡB:最外层s电子数=族数举例Na、Al、Cl、OSc、Fe、Cu、Mn第三节元素周期系[Ne]3s1[Ar]3d64s2总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原子序数电子层结构周期和族第三节元素周期系例题1: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5,写出该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式,并指出该元素的名称、符号以及所属的周期和族。解:根据原子序数为25.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其排布式态为[Ar]3d54s2,属d区过渡元素。最高能级组数为4,其中有7个电子,故该元素是第四周期ⅦB族的锰

5、,元素符号为Mn。第三节元素周期系已知某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ⅥA族位置上。试写出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序数。解:元素位于第五周期,故电子的最高能级组是第五能级组,即5s4d5p,元素是ⅥA族的,故最外层电子数应为6,故有5s25p4,这时4d一定是全充满的。电子结构式[Kr]4d105s25p4,元素名称是碲,符号Te,核外共有52个电子,原子序数是52。第三节元素周期系1.判断分子的极性分子是否有极性取决于整个分子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分子中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二、分子的极性

6、分子中正电荷中心与负电荷中心相距越远,该分子的极性越大。归纳极性分子-极性分子: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色散力诱导力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色散力比较HF-HCl-HBr-HI的熔沸点比较H2O-H2S-H2Se-H2Te的熔沸点配位化合物的命名练习试试看:[CoCl(NH3)(en)2]SO4硫酸氯•氨•二(乙二胺)合钴(Ⅲ)[CoCl(NH3)(en)2]2+SO42-Co3+Cl-NH3enClN命名:内界:外界:中心原子:配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6二、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系统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状态。特征:(1

7、)从客观上,系统的组成不再随时间而变。(2)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3)平衡组成与达到平衡的途径无关。三、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内因:物质本性——主要因素由于参加反应的不同物质的结构和反应的历程不同,即不同物质性质不同。所以不同的物质进行的反应速率不同。例:把下列金属分别投入0.1mol/l硫酸中,能发生反应但反应最缓慢的是()AFeBAlCMgDCu2.外因(1)浓度aA+bB=gG+dD大量的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这个现象可用碰撞理论进行解释。因为在恒定的温度下,对某一化学反应来说,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是一定的。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