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腹膜后病变的超声诊断.ppt

常见腹膜后病变的超声诊断.ppt

ID:48885817

大小:99.0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1-31

常见腹膜后病变的超声诊断.ppt_第1页
常见腹膜后病变的超声诊断.ppt_第2页
常见腹膜后病变的超声诊断.ppt_第3页
常见腹膜后病变的超声诊断.ppt_第4页
常见腹膜后病变的超声诊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腹膜后病变的超声诊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腹膜后病变的超声诊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超声科刘翠景一、腹膜后囊液性肿块(一)概述:腹膜后囊液性肿物最常见者为淋巴囊肿;其它有输尿管囊肿、中肾管囊肿、囊性畸胎瘤等。(二)超声一般所见:囊肿可呈圆球状,也可是分叶状或不规则的长管状。囊内回声为无回声,当囊肿继发感染时,内部回声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回声。三)鉴别诊断:1.腹膜后淋巴管囊肿:单发,见于脊柱两侧。2.输尿管囊肿:位于肾脏至膀胱之间的长筒状囊肿,常伴有同侧的肾脏形态或结构改变。3.假性胰腺囊肿:位于胰腺周围,也可以出现在髂窝、盆腔及脾脏周

2、围。囊肿的形态大小各异,囊液中有时可见小而容易移动的点状回声。4.皮样囊肿:囊肿有明显边界,壁较薄、均匀,囊内有脱落的上皮、脂类物和毛发的液状物,随实质物质的浓度不同而显现不同的回声。5.腰大肌寒性脓肿:病侧腰大肌肿胀,肌纤维破坏中断为坏死的液化区充填。本病经常伴有腰椎结核,受侵椎体骨质破坏,脊柱椎体前缘强回声线中断;椎体变小,回声减弱不完整,局部骨质及其周围出现不规则低回声区。6.腰大肌血肿:有明显的外伤史,受伤的腰大肌纤维部分中断,局部结构不清,因出血而显现液性区,因血液向周围渗透可使局部肌纤维

3、之间失去平行性,间距加大。7.其它需鉴别的囊肿有肾上腺囊肿、卵巢囊肿、畸胎瘤、胃内囊肿、阑尾粘液囊肿等。二、实性肿块的超声鉴别诊断腹膜后原发性实性肿瘤以恶性的脂肪肉瘤和平滑肌肉瘤最多。良性肿瘤则以神经源性肿瘤常见。继发性肿瘤多来源于腹部各脏器的癌瘤,大部分以淋巴结肿大的形式存在。晚期形成较大肿块。1.纤维肉瘤:肿物巨大;不规则状,边界欠清楚,内部为不均匀的混合回声,瘤体内可有不规则的坏死液化区;还常见较小的钙化。2.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多发生于脊柱两侧。肿瘤呈类圆球状或分叶状,边界清楚。瘤体内部常伴有

4、程度不同的弥散小出血灶,使内部回声趋向不均匀;较大坏死液化灶可呈无回声。肿瘤单发为主。3.恶性神经源性肿瘤:肿瘤多为不规则体,瘤体一般较大,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内部常有弥漫出血灶,或伴有较大不规则坏死液化区。4.脂肪瘤:肿瘤边界清晰,内部以较均匀的强回声为主。有时瘤体后方伴有声衰减。5.脂肪肉瘤:瘤体内回声由低至较强回声不等。生长速度快,边界不整或欠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变性或坏死可见回声减低和液化。单发为主,也可有二、三个肿瘤同时出现。6.平滑肌肉瘤:较小肿瘤多为分叶状,边界清晰。大者可达二十

5、厘米以上。边界欠清晰。肿瘤内部回声为不均匀的低回声;有时瘤内伴有液化。肿瘤周围经常伴有淋巴结转移,容易在肝脏出现转移灶。三、囊实性肿瘤的超声诊断(一)原发性肿瘤有:畸胎瘤,脊索瘤,平滑肌肉瘤,间皮肉瘤、神经源性肉瘤和化学感受器瘤等。继发性囊实性肿瘤主要来源于胰腺或卵巢的囊腺癌转移,也可以是转移性平滑肌肉瘤。(二)一般超声所见:肿瘤具备囊性和实性的共同特点。囊性部分和实性部分的位置不固定。实质回声多变,此类肿瘤的体积一般较大。(三)鉴别诊断:1.畸胎瘤:肿瘤有包膜,密度较高的结缔组织、软骨及钙化物呈强

6、或较强回声,大部分有声影;毛发和脂类物的团块呈较强回声,并且有声衰减;单纯的脂类物及其它软组织则呈现各种程度的实质回声,液体部分以液性无回声为主。肿瘤生长快、包膜强回声线不完整或壁不规则增厚常提示恶性可能。2.脊索瘤:易发生在骶骨或腰椎部位,和脊柱紧贴。肿物无明显包膜。边界欠清晰,实质回声点细小均匀,以低回声为主,在实质内或其边缘处可见散在小点状、条状强回声,并伴有声影,是为钙化结构。实质和囊性部分之间的分界清晰平整。3.间皮肉瘤:边界部分清晰容易辨认,常有不规则钙化。软组织回声点较粗,不均匀;液化

7、区一般不大。4.平滑肌肉瘤:较大的肿瘤内部容易出现坏死液化。液化区可在实质的任何部位,形态各异,单个或数个并存。5.神经纤维肉瘤:也见于较大的肿瘤,坏死液化部分大小不一,可以使肿瘤的大部分发生液性变,肿瘤边缘仅有小部分实质残存。6.转移瘤:卵巢和胰腺的囊腺癌在腹部的转移为广泛区域、多样化的多发囊实性结节,有时还可形成融合团块,病变呈形态各异的囊实性。结合病史超声诊断困难不大。四、淋巴结肿大(一)正常淋巴结小于1cm,扁平状。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可分为原发性(淋巴瘤)和继发性(转移)两类。非肿瘤性淋巴结肿

8、大主要见于结核。(二)超声所见:淋巴结分布范围内超声显示异常回声小结节可认为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以低回声型最多见,偶尔可见其它类型回声型。淋巴结肿大为多发性。(三)鉴别诊断: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多发性,体积较大,有时达数厘米左右。瘤体边界清晰、内部回声较低,且比较均匀,多个肿大的淋巴结融合时,超声尚可分辨出各个淋巴结之间的分界。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内部回声主要为低、或较低回声型。腹腔动脉干、肠系膜根部和腹主动脉周围是最常见部位。发生部位和原发肿瘤所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