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排球传球和垫球的整体教学法.doc

软式排球传球和垫球的整体教学法.doc

ID:48928209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5

软式排球传球和垫球的整体教学法.doc_第1页
软式排球传球和垫球的整体教学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软式排球传球和垫球的整体教学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软式排球传球和垫球的整体教学法  软式排球以其球体柔软、不易引起伤害,飞行速度慢易于判断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软式排球的教学与硬排(相对与软式排球而言)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些差异,许多教师在软排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硬排的由分解到整体的数学方法,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软排技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用整体教学方法进行软排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垫球的整体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排球垫球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由分解到整体的教学方法,即由移动——准备姿势——徒手动作——垫定位球——两人或多人—组进行

2、垫球练习,这种练习方法不仅枯燥,而且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软式排球具有球体柔软不易造成伤害,且飞行速度慢易于判断等特点,笔者在教学中大胆采用整体教学方法,即由整体——分解——整体。首先带领学生观看排球教学录像,分析排球的特点:它是一种使球不在本方落地且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触球且三次必须击球过网的运动。然后教师示范软排的各种垫球方法:双手垫球、双手捧垫球、单手垫球等,最后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垫球练习。并提出要求:1)、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击球;2)、努力使球不在本方落地;3)、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的来回球多;4)、不

3、允许恶意击球。这样一来,使练习一开始便具有竞争性、趣味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头顶球、脚踢球的动作,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点拨学生,要想提高垫球质量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快速的移动取位,二是垫球时必须做到两臂或单臂插到球下,击球时要蹬腿、提腰、挺肘、压腕全身协调用力。然后带领学生做徒手垫球动作及移动的练习。最后再要求学生按动作要求进行练习,依然采用比赛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二、垫球和传球的整体教学方法  传统的传球教学方法通常是由单独的一课时或几课时来完成,这样不仅切断

4、了传球和垫球的联系,使练习的内容过于单一,而且不利于学生对排球技术形成整体概念,使动作出现局限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单一式的教学方法,使用垫球和传球的整体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在学生学习垫球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垫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方来球比较高的现象,学生出于本能反应双手下意识地进行头上拍击球,教师应对这一动作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不提示动作要领,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拍击球的现象越来越多(软式排球对传球技术要求不是太高,允许头上拍击球),因此对双手头上击球的体验也越来越多,学生对其充满了兴趣和好奇感,求知欲大大增强,这

5、时教师应及时点拨:在对方来球比较高的情况下,应采取双手头上传球或拍传球,由于拍传球的稳定性不如传球,所以应多采用双手传球。双手传球必须做到如下几点:双手呈半球状掌心相对,传球时做到移动取位到球下,蹬地、送臂、十指分开,在额上一球处击球。然后带领学生做传球的徒手动作,最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对传练习。在对垫球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后练习传球,学生之间的来回球增多了,因而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利用教学比赛提高传球和垫球的整体教学效果  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传球和垫球的技术后,教师应在每节课上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

6、教学比赛,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用橡皮筋将场地分成若干块,将学生分成两人或三人一组,隔着橡皮筋用学过的传球和垫球技术进行教学比赛,身体的任何部位均可触球,允许学生扣球和吊球,三次击球过网,每局每队可有一次四次击球过网机会,采用每局5分制,比赛的局数由每节课的时问长短而定。由于在比赛过程中,各种来球较复杂,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他们既要判断、移动取位,又要运用各种学过的以及没有学过的技术——不仅用垫球、传球,甚至会出现扣球和吊球的动作进行比赛,同伴之间还要相互配合。因此教学比赛不仅提高了整体教学效果,还极大地发掘了学生的潜力,为软排的其他

7、技术的整体教学打下伏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