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案例.doc

支架式教学案例.doc

ID:48933162

大小:1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5

支架式教学案例.doc_第1页
支架式教学案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支架式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案例我们以教材中“钠”的教学内容为例,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教师按照教学内容提出教学设计思路: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具体如下。1搭脚手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介绍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但性质验证的实验现象不完全告诉学生,教师只起到为学生学习、验证钠的化学性质和焰色反应搭脚手架的作用。2进入情境根据钠的化学性质,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桌上提供的试剂及仪器(药品和仪器为:钠、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小刀、若干个小烧杯、石棉网、三脚架、表面皿、滤纸、镊子、酒精灯),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教学内容不完全告诉学生,让学

2、生自己探究发现)。3实验探究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并概括实验现象。实验1:用刀切割钠并将其暴露在空气中,观察暴露在空气中钠的断面发生的变化。现象:被切开的金属钠光亮的断面很快失去光泽、变暗。原因:在常温下,钠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实验2:将用刀切割后的钠放在石棉网上燃烧。现象: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原因:在燃烧状态,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化学方程式:2Na+O2===Na2O2(黄色)实验3:将用刀切割后的一小粒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并在水

3、中滴几滴酚酞。现象:学生感到很奇怪,一般的金属沉入水中,而金属钠却浮在水面上,浮在水面的钠很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在水面无规则地游动,发出轻微的嘶嘶声,然后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而且溶液变红。原因:钠是活泼的金属,常温下即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使酚酞变红。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点拨补充:(1)钠在高温或燃烧状态下,生成黄色的过氧化钠固体,而不是生成氧化钠。(2)钠是轻金属,密度比水小,所以浮在水面上。学生再提出问题:钠在水中为什么做无规则运动呢?实验4:验证焰

4、色反应。现象:学生对焰色反应和节假日的焰火晚会比较好奇,每个人都想亲自动手验证一下。学生通过亲自做实验,证实了碱金属和它们的化合物能使火焰呈现不同的颜色,这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在节日夜晚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焰火中,就有碱金属和锶、钡等金属的化合物。4协作学习在探索过程中,每组学生可以互相对比自己的实验现象,互相讨论实验现象的差异,最后由各组组长综合每组的实验现象,概括得出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金属钠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是一种轻金属。(2)化学性质:钠在常温下即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钠在高温

5、或燃烧状态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黄色的过氧化钠;钠在常温下即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5效果评价教师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实验,在日常工作及实验中应注意什么?如何应用?学生回答:(1)金属钠在常温下即可与氧气、水反应,因此要将其保存在煤油里。(2)Na+燃烧产生黄色焰火,因此,这可以作为Na+定性鉴别的方法。(3)利用钠的强还原性能制备很多难还原的化合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