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吸水吗》导学案.doc

《它们吸水吗》导学案.doc

ID:48933185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5

《它们吸水吗》导学案.doc_第1页
《它们吸水吗》导学案.doc_第2页
《它们吸水吗》导学案.doc_第3页
《它们吸水吗》导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它们吸水吗》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小魔术:水到哪里去了教师出示两个杯子,在两个杯子里分别放入毛巾和塑料,然后在倒入同样多的水,分别从两个杯子里取出毛巾和塑料,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了水跑到哪里去了呢师: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生:……师: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师板书课题)学生惊奇水不见了,讨论水到哪里去了。利用小魔术导入新课,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

2、动探究新知聚集动力.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一)谁更容易吸水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同学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学生通过

3、小组交流来设计实验,互相借鉴,共同分享,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指导者,激励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喜欢探究的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严谨的态度和敢于尝试,大胆探索的精神。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并且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①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②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4、二)纸的观察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师: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指名汇报所选择的方法。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三)介绍造纸术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

5、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多媒体)。(四)我们来造一张纸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三、深化理解内化新知1、通

6、过对纸的研究,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2、比一比,在一分钟之内哪个小组说出各种纸的名字多。3、你所知道的纸都有哪些用途4、师准备一些不同的纸展示给学生,感受纸的多样性,全班交流纸的用途。5、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四、归纳总结促进建构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你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进行质疑.质疑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多方面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拥有信心,这样既注重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又渗透了实践第一的原则。五、布置作业

7、1、继续搜集不同的材料,看看它们的吸水能力有什么不同,课后同学们在一起交流交流。2、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制造出一张精美的纸书签送给你的好朋友。板书设计              4.  它们吸水吗              纸  最强  纤维  结构                  木头  强              塑料  弱              铁  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