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x

2020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x

ID:48944128

大小:196.8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2-25

2020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1页
2020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2页
2020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3页
2020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4页
2020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 单元过关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都具有分子密堆积的特征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通常熔点越高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答案 B解析 含有氢键的分子晶体不具有分子密堆积的特征,如冰,A错误;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有关,分子间作用力

2、越大,熔、沸点越高,B正确,C错误;分子的稳定性与化学键的强弱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无关,D错误。2.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铂金制作首饰不能用电子气理论解释B.固体或熔融后易导电、熔点在1000℃左右的晶体可能是金属晶体C.Li、Na、Mg的熔点逐渐升高D.能导电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答案 B解析 选项A,用铂金制作首饰是利用了金属晶体的延展性,能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选项B,金属晶体在固态或熔融态下都能导电,大多数金属晶体在常温下为固体,熔点较高,故题设条件下的晶体可能是金属晶体;选项C,一般情况下,金属键的强弱

3、与金属原子价电子数的多少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原子的半径大小也有关,金属原子的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金属键强弱为Mg>Li>Na,其熔点也为Mg>Li>Na;选项D,石墨是能导电的混合晶体。3.下表给出了几种物质的熔、沸点:NaClMgCl2SiCl4单质B熔点/℃801710-682300沸点/℃14651418572500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SiCl4可能是分子晶体B.单质B可能是原子晶体C.1500℃时,NaCl可形成气态分子D.MgCl2水溶液不能导电答案 D解析 由表中所给熔、沸点数据可知,Si

4、Cl4的熔、沸点最低,可能为分子晶体;单质B的熔、沸点最高,可能为原子晶体;NaCl的沸点是1465℃,则1500℃时,NaCl可形成气态分子;MgCl2属于离子晶体,水溶液能导电。4.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明显被破坏的是(  )①I2升华 ②NaCl颗粒被粉碎 ③HCl溶于水得盐酸④从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D解析 过程①、②、③、④被破坏的作用力分别为范德华力、离子键、共价键、共价键。5.美国《科学》杂志曾报道:在40GPa的高压下,用激光加热到1800K,人们成功制得了原子晶

5、体CO2,下列对该物质的推断一定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晶体中含有极性键B.该原子晶体易汽化,可用作制冷材料C.该原子晶体有很高的熔点D.该原子晶体的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答案 B解析 CO2由固态时形成的分子晶体变为原子晶体,其成键情况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C===O键变为C—O键,但化学键依然为极性共价键,A项正确;由于晶体类型及结构发生变化,物质的熔点等性质也发生了变化;CO2原子晶体具有高硬度、高熔点等性质,不易汽化,C、D项正确,B项错误。6.某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如图所示。A为阴离子,在立方体内;B为阳离子,位于立

6、方体的顶点和面心,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A.B2AB.BA2C.B7A4D.B4A7答案 B解析 根据题图知,属于该晶胞的A的粒子数为8,B的粒子数为8×+6×=4,故该晶体的化学式为BA2。7.纳米材料的表面粒子数占总粒子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氯化钠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好与氯化钠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如图所示),则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粒子数与总粒子数的比值为(  )A.7∶8B.13∶14C.1∶1D.26∶27答案 D解析 纳米颗粒中的粒子不会与其他颗粒共用。由题意知一个氯化钠晶胞即为一个氯化钠纳米颗

7、粒,则其表面粒子数=8+6+12=26,总粒子数=表面粒子数+中心粒子数=26+1=27。8.如图所示为一块密度、厚度均匀的矩形样品,长为宽的两倍,若用多用电表沿两对称轴测得其电阻均为R,则这块样品一定是(  )A.金属B.半导体C.非晶体D.晶体答案 D解析 由于AB=2CD,而AB、CD间的电阻却相等,说明样品横向(AB)与纵向(CD)的导电性不同,具有各向异性,而晶体的特征之一是各向异性,非晶体则具有各向同性,故该样品为晶体。9.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在二维平面有三种放置方式B.金属

8、晶体中非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可形成两种堆积方式,其配位数都是6C.镁型堆积和铜型堆积是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形成的两种堆积方式D.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在三维空间的堆积有多种方式,其空间的利用率相同答案 C解析 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在二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