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doc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doc

ID:48954574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doc_第1页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节课,是继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之后,二次函数之前的又一类型函数,本节课主要通过丰富的事例,让学生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从中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因此本节课重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二、说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1.从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定

2、义,及其判定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的判定及其几种表现形式。四、说教法本节课从知识结构呈现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学的结果,自己举出相应的实例,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其自信心!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新知1、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思考能否制作面积是1平方米的矩形儿童坐垫?【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思考:如果设矩形的长为x,宽为y,那他们应该满足什么条件?(xy=1)3、回忆函数的定义与已学过的函数(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让学生思考xy=1又属于属

3、于什么函数了?引导学生思考。【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样设计便于使学生把数学知识生活相联系,另外通过本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二)先学引出问题后,就让学生带着给出的问题(小黑板上)仔细于都课本,从中勾画出重要地方,完成相应的基础习题。【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补充、完善的过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他们的新发现,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这期间教师就是他们的合作者、引路人,边听、边问、边指导,初步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三、后导1、根据学生自学的情

4、况,对相应的式子进行分析,让他们交流讨论,探寻其中的共同特点。在引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2、让学生属于它的形式,并要要求学生自己写几个反比例函数例子,并展示出来从而得出“反比例函数自变量不能为0!【设计意图】这种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相同的数学模型,再进行抽象得出概念的过程,并非教师所强加,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走向概念,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在活动中得以提升,体现类比、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四、再练1、根据学生的掌握情

5、况,先找学生说出一些反比例函数,再让其他人判断对方是否说对了。2、结合前面的展示情况,举出下列例题。例:下列函数的表达式中那么哪些是反比例函数?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相应的k的值是多少?(1)y=x/5 (2)y=6x-1 (3)y=-3x-2 (4)xy=2(5)y=kx-1【设计意图】此题较简单,以口答的形式进行,设计的目的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并告诫学生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不能单从形式上判断,一定要严谨认真,同时也完成了随堂练习1,和练习2。同时通过此题也可让学生发现:反比例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它是进行判断的依据。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

6、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