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育自学论文(陈青).doc

自育自学论文(陈青).doc

ID:48960393

大小:3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自育自学论文(陈青).doc_第1页
自育自学论文(陈青).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自育自学论文(陈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育自学理想的教育境界潜山路学校陈青我是一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兢兢业业、认真工作,但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每节课我都上的很仔细,每一个知识点我都讲得很明白,为什么还有学生学得不理想呢?读了何炳章先生的《从教育原点出发》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是我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读这本书时,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觉得何老说的话,很多地方就是我想说得一样,我在想如果我儿子从小就能接受这样的教育,那他就会取得更好得成绩。有幸的是我校决定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自育自学”课题实验,我们课题组老师在认真阅读《从教育原点出发》的基

2、础上,在徐校长和郭校长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反复实验,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取得了一些成绩。上学期我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勇于实践,以“引导自学”课型“五环节”为抓手,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为同仁们呈现了一节教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8、7加几》。现就这节课对“自育自学”课型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围绕重点自学中的自学要求要少而精,让学生很容易领会。在上《8、7加几》这节课时,我先是这样设计自学要求的:1、观察情图。根据情境图得到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用小棒摆一摆,探索“8、7加几”的口算方法。

3、3、在教材第90页填写反映8+7思考过程的式子。因为是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我是口报这三个要求的,结果很多学生只解决了第一个要求,第二、三个要求没听明白。后来,做了如下调整:把第一个要求放到明确自学重点中去了。新的自学要求是:1、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8、7加几的口算方法。2、在教材第90页填写反映8+7思考过程的式子。通过调整之后,学生很明确自己的任务,借助摆小棒的操作过程,探索出8、7加几的口算方法,教学效果很好。二、交流自学情况要适时引导。相信很多数学老师都觉得“引导自学”型课,适用于高年级,对于中、低年级根

4、本不适用,可是经过实践,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在试上《8、7加几》时,学生交流自学情况不理想,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多同学是心里知道,但说不完整。于是,在另一个班里,我以9+6为例,引导学生边摆边说:先摆9根小棒,再摆6根小棒,从6根里拿1根出来和9根合起来是10根,10根加5根是15根。再引导学生说思路图:因为9和1合成10,所以6可以分成1和5,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加5等于15.通过这样的训练,结果在这个班上《8、7加几》时,学生自学交流效果较好。下面仅以一个小组的讨论情况以供大家分享:  当我宣布

5、小组讨论任务后,这个小组的三名男生和一名女生迅速开始交流。  没等组长发话,组员1就抢着说:8+7,从7里拿1个给8就成9,再算9+6=15。(显然,这个同学是依据前面刚学过的9加几的知识来计算的。)  组长对组员2(组员2是刚从日本回国的小孩,汉语表达还有困难)说:你看图上,左边有几个喇叭,就拿出几根小棒。先摆8根小棒,再摆7根小棒,一共有几根小棒?    组员2没有言语,组长说:你不讲我讲了。先拿出8根,再拿7根,一共有15根。(对组员3说)该你讲了。    组员3:我讲思路图吧。    组员1着急了,抢着说:

6、我讲,我讲。先把7分成2和5,8+2=10,10+5=15;还可以把8分成5和3,7+3=10,10+5=15。(在同学摆小棒的启发下,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急于表现自己的想法。自学有收获,讨论有思维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我们感动于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组长、组员2和3异口同声:对的。    组员1问:到底哪个对呀?(这一问,好!激发了组员的讨论热情。)    接着他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你一言,我一语,结合摆小棒,理思路,最后达成了共识。以上足以看出只要老师加强训练,适时指导,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要敢于真正

7、放手,孩子的潜力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我们就应该从一年级起,就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与习惯,而不是到高年级再着手培养。三、“点拨自学得失”要恰当。在这个环节,教师的点拨是“集中性点拨”,是更概括、更升华、更全面对全体学生的点拨。这里的点拨不是零散性的点拨,也不是统揽性的点拨,可以是:对学生自学、讨论情况进行小结,肯定长处,指出不足,进行点到为止的点拨;在试上《8、7加几》时,我的点拨只是把学生探讨的口算方法重复一遍:8加几时,想8和2凑成10,10加几等于十几;7加几时,想7和3凑成10,10加几等于十几。后来经过

8、校长们的指导,认为这里的点拨要有概括性,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提炼孩子的想法,于是我做了如下点拨:今天,同学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用摆小棒,小组讨论等活动探索出8、7加几的口算方法,都是把8、7先凑成10,在计算。以上是我对《8、7加几》这节课的几点反思,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这是“自育自学”论的核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