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案.doc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doc

ID:48961324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doc_第1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doc_第2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钓鱼的启示教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钓鱼的启示》教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过程。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

2、启示。2、体会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学习难点: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课前准备:1、让学生搜集鲈鱼的相关资料。2、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三课《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2、谁能说说“启示”是什么意思,(通过启发、提示领悟的道理。)“钓鱼的启示”又是什么意思。3、看到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1、听写本课生词,组内互相纠正写错的生词,并由组长汇报本组听写情况。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你能说说课文的那几自然段在写钓鱼这件事(1—3

3、),哪几自然段在写放鱼(4—9),哪几自然段在写作者从中得到的启示吗?(10—11)三、合作探究、汇报展示学习钓鱼部分品读课文,体会由钓鱼到放鱼的经过。1、品读“钓鱼”(1)请用心读课文的钓鱼部分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看你能读懂些什么?①我知道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我是从这里知道的: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②这是一条怎样的鱼?()③当“我”钓到鱼时,我和父亲的心情都很(),因为()。引导学生读出我和父亲当时那种得意的心情

4、。④我觉得他们当时心情很得意、很高兴,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是从()知道的。引导学生读出鲈鱼的来之不易。(2)“钓鱼”这部分有关月夜的描写,写得很美,很静,能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吗?应怎样读呢?①我想来读一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②别生评价,再读。③我们可以闭目想象一下那种美景,再来读读这两句话。2、研读“放鱼”过渡语:是呀,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多令人高兴呀!但作者为什么又忍痛割爱放了钓到的大鱼呢?(1)读课文“放鱼”部分4--9自然段,你能体会到

5、“我”复杂的心情吗?划出相关词句,好好读一读。①因为还没有到鲈鱼捕捞开放日,我是从这里知道的: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②什么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生结合课前收集的鲈鱼的相关资料,了解鲈鱼捕捞开放日。③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可以看出父亲()。但父亲放鱼的态度非常(),这一点从()可以看出。师追问:你觉得父亲当时心里会想些什么?()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指导学生读出父亲的犹豫

6、及后来的坚决。④父亲态度的坚决,我还能从这里看出来: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不容争辩”的意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是说()。这说明()。⑤指导学生读出父亲放鱼的坚决态度。⑥从()可以看出“我”对到手的鲈鱼依依不舍。师追问:你从小作者乞求的目光中读懂了什么?()他当时可能会怎样想()⑦我还从这里可以看出小作者对鲈鱼的依依不舍: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慢慢地取”说明()。⑧分角色朗读对话⑨联系全文想想,我为什么舍不得放掉到手的大鲈鱼?(

7、)指导学生读出小作者的依依不舍。师追问:你认为小作者该不该放掉到手的大鲈鱼?为什么?3、研读启示,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10到11自然段,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并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①这里的“鱼”是指()。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③面临这些诱惑,作者会怎样抉择?()你是从哪里知道的?()(5)面临道德抉择的的时候,作者就会想起父亲曾经告诫他的话。父亲是怎样告诫

8、他的?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①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②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小结:正是因为父亲从小对他进行了严格的教育,才使他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也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后,他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同学们,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