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 .docx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 .docx

ID:48973395

大小:13.8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8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  .docx_第1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  .docx_第2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  .docx_第3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  .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教学设计 .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识字7》教学设计爱华完小:杨永晶【教材分析】《识字7》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识字,第七单元的课文是围绕“环保”这一主题进行编排的。“识字7”是一首拍手歌,共十节,字数相同,内容通俗易懂,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根据本课拍手歌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我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拍手诵读,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方法科学识记生字;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学用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

2、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相信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定能从演唱“拍手歌”的掌声中有所领悟──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教学目标】1、识记10个生字。会写“鸡、猫”2个字。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教学难点】识字、写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图文结合──自主识字,朗读游戏——巩固识字”的教学方法。

3、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孩子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种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课件出示动物图片)。你们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还有许多小动物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可是它们都跑到了课文里,你们愿意把它们找出来吗?(愿意)引入新课《识字》。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谁生字词的读音。2.想一想课文写了几种动物?三、趣味识字1.课件出示本课“我会认”的生字,让学生拼读(认识生字)护(hù)牢(láo)孔(kǒng)雀(què)锦(jǐn)鹰(yīng)丛(cóng)鹂(lí)灵(líng)

4、嬉(xī)2.除去拼音,指名让学生读(巩固生字)3、开火车朗读、个人读词语4.猜字迷(加深生字的识记)小牛戴帽子(牢);一只美丽的鸟(鹂);火烧的山倒了(灵);手拿户口本(护);两个小人走独林(丛)5.交流汇报课文写了几种动物(孔雀、锦鸡、雄鹰、大雁、老虎、黄鹂、百熊猫)四、图文结合,引导朗读1.课件出示孔雀、锦鸡的图片,结合图画引导学生读出“孔雀”“锦鸡”的美。2.出示雄鹰翱翔于蓝天的图片,师引导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鹰(勇敢),指名读出雄鹰那样勇敢、拼搏的精神。3、出示老虎的图片,师引导老虎是林中之王,谁能读出老虎那种威武的气势来?4.课件播放“黄鹂

5、”和“百灵”鸟的声音,引导学生读出黄鹂和“百灵”的悦耳动听(女生读)5.出示熊猫在竹林嬉戏的图片,读出“熊猫”的可爱、快乐。五、细读课文,理解文意。1.开火车轮读课文,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随文理解“牢记”“丛林”“翱翔”等词语的意思。3、采用教师范读、师生互读、拍手读、加深课文的识记4.练习说话加深课文理解。孔雀在雄鹰在老虎/黄鹂锦鸡、5.课堂练习动物要回家,快来帮帮忙!(学会分类)孔雀豹子黄鹂百灵狐狸大雁狼熊猫老虎锦鸡鸟类:_________________兽类:_________________六、学写生字1.出示鸡的图片,引入生字“鸡”.

6、2课件展示“鸡”字的书写笔顺,学生书空。3.指导学生观察“鸡”字的书写和在田字格的位置(“又”字的“挪”变点,“鸟”字的一横稍长,理解汉字的避让和穿插,体会汉字的和谐美)4.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5.课件出示“猫”字的演变!(加深生字的识记)教师范写,学生书空6.展示学生书写作品(教师点评指导)七、感悟升华,体会情感。学完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交流)师小结:蓝天上雄鹰翱翔,丛林里老虎奔跑,竹林里熊猫嬉戏,大小动物都有家。动物和我们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我们要保护动物。板书设计:识字7孔雀锦鸡雄鹰大雁、老虎黄鹂百灵熊猫保护动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