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提交).doc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提交).doc

ID:48976918

大小: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提交).doc_第1页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提交).doc_第2页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提交).doc_第3页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提交).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提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作者及工作单位陈海英海口市第二十八小学教材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量的计量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节课学习的就是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所以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

2、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

3、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4、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实际观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课件演示,请学生观察两幅图片,说出轻和重。2、联系生活实际,掂一掂。3、设疑,导入新课。板书:克和千克。让学生观

4、察图片,想一想,说一说并举手发言。这样为学生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力求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欲望。(二)操作探究,感悟新知。1、构建克的概念(1)认识秤。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几种秤。(2)秤一秤。用天平称出1克的2分硬币。(3)掂一掂。体验1克到底有多重。(4)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学生动手操作,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汇报结果。 在克的认识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秤、掂、找、说”四个层次,让学生认知克是用来秤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单位,通过用天平称出1克,再用手掂一掂2分币,以及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来加深对克的

5、感受,明确克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重要的作用。2、构建千克的概念。(1)掂一掂。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2)称一称。称两袋盐的质量。板书:500克+500克=1000克(3)猜一猜。猜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体重。(4)联系生活说一说以千克为单位的物品的质量。1.学生讨论交流汇报。2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克。3学生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4学生感受1千克的质量。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猜一猜等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来感受新知。3、沟通克与千克的内在联系。板书:1千克=1000克。(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基本练习

6、;2、深化练习;3、课外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超市购物。学生独立填空,同伴交流。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发展。(四)回顾全课,畅谈感受。请学生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交流本节课收获互相评价。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板书设计克和千克(g)(kg)1克1千克1000克=1千克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克和千克方面学生要填写以下评价表:1、试验中参与的如何?优秀(   

7、) 良好(   )  好(   ) 不好(  )。2、掌握新知识(如何计算的)方面;?优秀(   ) 良好(   )  好(   ) 不好(  )。3、实际中运用情况?优秀(   ) 良好(   )  好(   ) 不好(  )。4、智力题上发挥的如何?优秀(   ) 良好(   )  好(   ) 不好(  )。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8、。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