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学设计模块二作业表单.doc

《离骚》教学设计模块二作业表单.doc

ID:48982176

大小:4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离骚》教学设计模块二作业表单.doc_第1页
《离骚》教学设计模块二作业表单.doc_第2页
《离骚》教学设计模块二作业表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离骚》教学设计模块二作业表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块二作业表单省市县名称启东市网络班级高中语文1班任职学校启东市汇龙中学姓名周大琳作业要求根据现代教学设计要素,结合任教学科,从4个课例中选择一个课题编制一份教学设计,填写作业表单(抄袭原教案者不得分)。作业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2.学习诗中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3.学习屈原忠君报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以及他珍惜时光,不断追求美好事物以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4.有感情、有节奏地背诵全诗。教学重点1.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2.有感情、有节奏地背诵全诗。教学难点学习诗中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教学过程一、名句导

2、入,创设情境“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论前方的道路是多么的曲折和长远,只要我们通过不断的求索就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一经典名句的创始人——屈原,走进他的浪漫主义长诗——《离骚》二、预习展示,生生互动1.走进屈原(结合课前对屈原相关资料的搜集,学生自由发言)三、师生互动,感知内容(注:灰色突出显示为板书内容)1.用原诗中的词语概括,诗人具有怎样美好的品质?——美质明确:内美,修能。齐背“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2.这一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有何作用?明确:承上启下。承上“内美”、启下“修能”。3.概括回答,“内美”表现

3、在哪些方面?明确:出身——高贵指名背“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生日——祥瑞指名背“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名字——美好指名背“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4.小组讨论回答: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明确:先天禀赋的纯美,让屈原感觉到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内美”是他不断追求理想的动力,也奠定了他坚强不屈的战斗性格。5.用诗中原句回答,诗人又是怎样使自己具备“修能”的?3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是诗歌中的意象。江离、辟芷是香草,秋兰是兰花,这些统称为“芳

4、草香木”。把江离与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结成饰物挂在身边,只要是美好的品格,诗人都学习。6.诗人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意象呢?明确:芳草香木——高尚的品德。屈原采来各种香花芳草,做成衣裳和饰物,在自己身上培植美好的品德,表明他追求美好的事物,品格高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象征齐背“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7.请同学迅速找出诗中描写时光流逝的句子?明确:“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齐背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学生讨论回答’’’’,“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里的“美人”指的是谁?君王还是自己

5、?明确:指自己:上文提到诗人的“内美”和“修能”,诗人害怕时光流逝,自己年老,没有机会将自己的美好品质和卓越的才能奉献给国家。指君王:下文提出“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是告诫君王“抚壮”来“弃秽”、“改度”。诗人担心楚王昏聩误国,保守落后,国家混乱而无所成就,长此以往,楚国必将走上灭亡的道路。所以诗人在这里“忧君不识”,“不识”自己的才华,“不识”时间飞逝而无所成,可以看出诗人“忧患”之意,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9.小组讨论回答:诗人并没有沉浸在焦虑、忧患之中,他又是怎样做的呢?明确:“劝告”。劝告君王要“抚壮”、“弃秽”、“改度”、“乘骐骥

6、”。也就是“惜时”、“修身”、“改度”就是“修明法度”、修明法度需要“任用贤能”,更需要明君,修明法度、明君贤臣是诗人追求的美好的政治理想—美政,这样才能“兴楚国”10.诗人为什么说“来吾导夫先路”?明确:结构:照应前文的“内美”和“修能”内容:诗人有着美好的人格,又积极进取,精勤修德,为君主的政治引路,当仁不让。可以看出他崇仰真理,忠君爱国,愿为楚国效犬马之劳。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男生齐背美政。“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总结:通过叙说“美质”和“美政”,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情怀。四、课堂小结,

7、探索手法学生思考:全诗是用什么手法(艺术特色)来写的呢?——美写明确:1.表现手法:象征2.修辞:比喻(美人)对偶互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3.语言⑴多用语助词“兮”。“兮”可用于句中,如“望美人兮天一方”,表示语音的延长,也可用在句尾,表示感叹。本诗用在句间,表示语义未完,等待下句补充,促成句式的变化,增强诗句的节奏感。(2)句式灵活。与《诗经》相比,打破了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富于变化。3(3)楚语:扈、搴、阰。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与生动性,带有地方特色,富有生活气息。五、当堂反馈,加深记忆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