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规的教育意义.doc

班规的教育意义.doc

ID:49003445

大小:1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班规的教育意义.doc_第1页
班规的教育意义.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班规的教育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规的教育意义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与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这里的对话不仅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也应落实到班级管理中。而班规制定作为班级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必然也应体现课改的对话精神。一、班规的生成不是教师“办公室文件”的预设,学生应享有充分的参与自由民主型的班级规章制度,多诞生于学生的讨论。凡是遭到学生抵触的班规,大多产生于班主任办公室,制订过程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要制订出一份针对性强、可行性好、指导意义大的班规,可先由班主任指导班干及学生代表拟出讨论稿,提交全班共同讨论后再修订定稿。二、班规的规约性不仅指

2、向学生,同时也应作用于教师教师是班级成员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班规又是班级的规章制度,所以班规中写入与教师相关的条款也就理所当然,这是体现师生人格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不少学校现已经制定教师教学日常行为规范等相关文件,但这更多只是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考虑。如果从班级教学角度来看,学生有权知道也很想知道“这堂课老师为什么没来?预备铃后我们都按要求进了教室,为什么不见老师身影?我们都按时交了作业,可老师什么时候批改完才算及时……”诸如此类问题,如果能在班规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是不是更显示出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交互活动呢?一份师生平等的班规,对教师的规约性至少应体

3、现于三个方面:教师的责任与权利、教师教学日常行为标准和教师教学事件(问题)解决方法。在班规中我们常约定学生“尊敬师长,按时上交作业,知错能改……”,也就应相应约定教师“尊重学生不侮辱不体罚学生,及时批改作业并向学生反馈,及时反思教学并改进……”。正如北师大校训所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三、班规的语言倡导体现平等与尊重,富有亲和力不少传统班规从构想开始,便把学生推向了教师的对立面。这种语言形式主要表现出三种意识:禁令式的权威、模糊的不确定性、精神的恐吓。禁令式的权威语言常表现为粗暴的命令,其实质是对学生能力潜意识上的怀疑和否定。如:“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4、上课不做小动作”,“不抄袭、不拖欠、不缺交,作业认真不潦草”……言下之意,学生将会迟到,将会缺交作业。这类“十不准”化的禁令式语言不仅从能力上对学生进行了怀疑,更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压抑性权威。这种压抑性权威一旦形成,将“使人感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使人产生孤独感、无意义感和无能力的感觉,在压抑性权威的压迫下学生感到彷徨、焦虑”。因此,对话精神指导下的班规制定,如何消解压抑性权威,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