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知探究课有效落实导学.doc

语文新知探究课有效落实导学.doc

ID:49005707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语文新知探究课有效落实导学.doc_第1页
语文新知探究课有效落实导学.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新知探究课有效落实导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新知探究课有效落实导学、独学的操作细节与规范——以《夜莺的歌声》为例导  学一、操作细节1、第一步,课前准备,出示课题、课型、学习目标。以《夜莺的歌声》为例,屏幕广播,呈现以下内容:课题:《夜莺的歌声》;课型:新知探究课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不慌不忙、杂草丛生、聚精会神、模模糊糊、以防万一、断断续续”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第二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以《夜莺的歌声》为例,我们可以这样

2、导入:听录音,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鸟儿的叫声好听么?(学生自由发言)    放夜莺歌声的录音,师:听听,这是什么鸟儿的声音?(板书:夜莺)  (2)、师小结导入:    夜莺的歌声多美啊!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夜莺的歌声。(师板书补充课题)  (3)、质疑过渡:    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写的内容不是介绍夜莺这种鸟儿,究竟是什么呢?请大家自己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事一堂课成功的开始。语文课上听鸟声,既是调动气氛,又切合文章主题,而内容与题目的“不挂钩”则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自主阅读的“诱因”,使研究性阅读的开端。3

3、、第三步,解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以《夜莺的歌声》为例,学习目标1不用多讲;学习目标2,是要我们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目标3,是要我们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学习目标4、是要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第四步,再次激趣: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体会主人翁的机智和勇敢吧。二、操作规范:(一)对学生的要求: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学生可以做“小老师”上来完成导学步骤。比如本课,可以让学生来播放导入图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二)对老师的要求:1、时刻关注学生,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语言要有感染力。2、注重学科特点,内容要正确,时间不要长。3、形

4、式多样,包括语言、动画、音频、视频、图画、肢体、故事等趣味性和生动性的形式。以《夜莺的歌声》为例,采用夜莺的叫声录音导入,生动有趣,直接“抓住”学生的心4、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独  学一、操作细节1、第一步,问题入手,通过多种途径,自主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以《夜莺的歌声》为例:独学要解决的是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和勇敢。2、第二步,双色笔标注。以《夜莺的歌声》为例,首先记录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次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用双色笔做好标注,把要提出的问题用红色笔标注。3、向组长汇报。独学环节完成后,

5、及时向本组学习组长报告或向班主任示意。以《夜莺的歌声》为例:可以举手向学习小组长报告,也可以向老师报告。二、操作规范(一)对学生的要求知晓独学任务,全神贯注、积极投入,不弄虚作假。结合《夜莺的歌声》来讲,就是要独自完成,不看他人导学案,不干扰他人。组长要发挥监督作用。(二)对教师的要求1、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以《夜莺的歌声》为例,学生独学时,教师可以巡视,了解学生操作状况,但尽量不多讲话。有游离的学生,可以走到近前,用“摸摸头”,“点点导学案”等方式提醒学生回到学习状态。2、学情调查。以《夜莺的歌声》为例,进行第一次学情调查,可以把巡视和学生举手示意结合起来进行。3、点评小结。独学

6、结束,对学生独学状态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