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胀冷缩_教案1.doc

热胀冷缩_教案1.doc

ID:49035127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7

热胀冷缩_教案1.doc_第1页
热胀冷缩_教案1.doc_第2页
热胀冷缩_教案1.doc_第3页
热胀冷缩_教案1.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热胀冷缩_教案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热胀冷缩【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温度计工作的原理。2.了解热胀冷缩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二)科学探究: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气体和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能够概括同类现象的共同特征,总结出物体的一般性质。3.能对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2.能够认真地操作实验材料,注意安全。3.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既有有利的地方,也有不利之处。【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研究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难点: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空气具有热胀

2、冷缩的性质。【教学准备】液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滴瓶或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烧杯、热水、冷水、酒精、煤油等。气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空气球、橡胶管、带玻璃棒的橡胶塞、平底烧瓶等。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金属球、金属环、酒精灯、火柴。【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自制“液体温度计”1.指导学生自制“温度计”。4/4(1)出示器材: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2)要求:聪明的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些器材和已学的知识讨论怎样来制作“液体温度计”?(3)小组讨论制作方法。(4)制作“液体温度计”,对于学生作品,教师组织

3、进行评价。2.观察自制“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2)对学生的实验、记录、描述提出要求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3)学生观察。(4)汇报观察到的情况。3.研究不同液体制作的“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2)预测: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3)方法指导。(4)学生观察。4.整理分析实验记录,形成概念得出结论。(1)实验中,几种“温度计”发生了哪些共同的变化?(2)引起变化的实验条件是什么?(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4)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液体有热胀冷缩的

4、性质。(二)学生解释自制“温度计”的原理【第二课时】(一)教学导入1.复习: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2.提问: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二)活动: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实验的设计。(1)教师组织学生针对两个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a.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b.用什么方法能看到空气的膨胀和收缩现象?(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补充或完善:4/4a.借助其他能鼓能凹的物体来发现。启示:可以在烧瓶口上套小气球。b.借助因受热膨胀而冒出的空气在水中冒泡,因受冷空气收缩,外界气压将水压入管中或瓶中来发现。c.通过容器的鼓凹来发现。空气总是充满容器的空间

5、,当容器凹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小。当容器鼓时,说明空气体积变大。……(3)评价:在此环节思维活跃的同学给予肯定。(4)形成各自完整的实验方案。2.实验现象猜想。3.按设计的方法完成实验。4.描述观察到的现象。5.分析比较,我们的猜想和观察到的现象一致吗?(三)小结。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四)学生解释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第三课时】(一)教学导入1.阅读指南车信箱。2.液体、空气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思考:固体会不会也热胀冷缩呢?3.让我们一同来研究研究吧!(二)活动:研究铁轨间为什么留缝隙1.实验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1)教师演示: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步骤

6、:a.左手扶灯体,右手摘下灯帽,口朝下倒扣在桌上。b.划着火柴,让火焰朝上接近灯芯点燃酒精灯。c.甩灭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d.讲解火焰的分层,指出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要使用外焰。e.熄灭酒精灯时,左手扶灯体,右手取灯帽,快而轻地盖上,待火焰熄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2)学生练习使用酒精灯(交待注意事项。)(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铜球的热胀冷缩实验。4/4(4)描述实验过程和看到的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2.补充实验:玻璃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老师演示:注射器的玻璃活塞(熟玻璃制成的,受冷受热不易炸裂)可以顺利地进入管内到达底

7、部,用酒精灯加热注射器的活塞,再放入管内,你们想,会有什么现象?接着使活塞受冷后,把它再放入注射器内,你们又推想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2)组织学生描述实验的过程和看到的现象。(3)分析:实验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4)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小结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四)拓展: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1.解释教材出示的三种现象。2.找一找,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现象?【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探究学习的主体”的原则,注重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实验、解决问题,达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8、方法、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目的。能启发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例如引入生活中热胀冷缩现象的探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