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_教案1.doc

知音_教案1.doc

ID:49036152

大小:3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7

知音_教案1.doc_第1页
知音_教案1.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知音_教案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知音【教学目标】1.认读“鹦”、“鹉”、“惶”、“怔”4个生字。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联系有关语句说说谁是鸟的知音,体会作者劝告人们真心爱护鸟儿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理解为什么说少年才是鸟的知音。【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简介“高山流水觅知音”这个故事。2.理解“知音”一词的含义,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3.板书课题。4.质疑:到底谁是谁的知音?(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2.分角色读课文中的对话,弄清分别是谁说的话。(三)自学交流,指导朗读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一题。2.交流讨论:联

2、系有关语句说说谁是鸟的知音?找出下列不同的句子,比较朗读:(1)面对养鸟老人的问题:“我这鸟儿叫得怎么样?”围观的观众和少年不同回答的句子。(2)养鸟老人和围观者听到少年背古诗前后不同的表现。这些句子告诉我们:少年才是画眉的知音。3.读句子,体会文中标点的用法。(1)第一组“我这鸟儿叫得怎么样?”“我怎么听着这鸟唱的不是美歌呀?”2/2比较明确,第一句的问号表示疑问,需要回答,第二句的问号表示反问,不需回答,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2)第二组“真是美鸟唱美歌呀!”“唱的是忧愁的歌,痛苦的歌!”两句的惊叹都表示语气强烈,但第一

3、句是赞扬的语气,而第二句是申诉的语气。4.感情朗读朗读1~2自然段时,要读出清晨公园的热闹,画眉的惹人喜爱。分角色读时,读出画眉对笼外世界的向往和渴望,读出围观者从哄笑到没做声的情感变化。(四)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2.拓展想象:老人最后会怎么做呢?为什么?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