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品德教育之我见.doc

小学语文品德教育之我见.doc

ID:49057948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小学语文品德教育之我见.doc_第1页
小学语文品德教育之我见.doc_第2页
小学语文品德教育之我见.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品德教育之我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品德教育之我见现代教育意义上的德育,不仅是按既定的道德教育要求去培养学生相应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德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促进人格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使其整体素质和谐主动的发展。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未成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最基础的、也是最永恒的话题。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几乎无处不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品德教育呢?一、准确把握语文教材,找准德育渗透重点所谓渗透的重点,是指教材中蕴涵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最贴近、最吻合的德育因素。它包含作为载体的语言文字(包含插图)及其

2、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两方面内容。突出渗透重点要做到以下方面:1、要明确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要求;2、要分析学情,综合两者情况,做出科学判断和选择,实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收到预期效果。二、研究德育渗透方法1、激发学生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影响学生。教师要恰恰当地组织教学、灵活的选择方法,并通对一个个问题的导语,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这门课的兴趣。2、理解重点词句。《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中,当飞机眼看就要撞到山间

3、时,周总理听到哭声后,他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从“听到、立刻、摇摆不定、跨到、解下、给小叶背上”这一系列动作中领悟出总理的可贵精神。即-3-在生死关头,总理毫不犹豫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通过精读、品味,把学生引入情境。不难看出,周总理这种伟大而崇高的精神,一定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3、课本情景再现。小学语文教材有不少课文是写英雄人物的。在教学中如何使这些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高大”起来?除了抓住描写人物神万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词、句讲读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再现人物形象,使学生感到“可贵”、“可敬”。如教学《王二小》一课,我首先抓住重点词语“一边……一边…

4、…”、“装着顺从”、“带进”进行讲读,然后再出示多媒体播放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八路军埋伏圈的情景,使学生犹如亲眼目睹了王二小牺牲在敌人血淋淋的刺刀下的悲壮场面,激励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4、抓住题眼。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集。因此,抓住题眼,提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例如教《阳光》时,我抓住文中精美的语言,用肢体语言、在感情的朗读来感悟亲情,学习文中佳子孝心,把爱送给别人,做一个有爱心,尊重老人的孩子。5、强化活动。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时引入竞争机制,

5、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兴趣。如为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可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说写赛和知识抢答赛等活动;为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说话完整、书写工整等习惯,可定期组织“比谁听课最认真”、“比谁回答问题最完整”、“比谁的作业最工整”的三比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增强自信心,提高自觉性和自制力。6、课外拓展-3-。在课外,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把反映祖国建设成就、家乡变化和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例说给老师听,写给老师看,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三、把握德育渗透的四原则1、情感原则。教师要创设情感氛围,借助情感动力,促使学

6、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使之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广阔的胸怀,和谐地发展各方面的素质。2、科学原则。进行思想教育,必须做到观点正确,说理明白。教师站在育人的高度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使学生快乐地接受教育,并指导自己的行为。3、时机原则。教师要抓住时机,把握分寸,注意德育与知识、技能的有机结合,适时、适量地进行随机渗透。4、层次原则。思想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必须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体现德育渗透的梯度。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渗透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作为语文教师,要想点亮学生心中的那盏明亮、纯朴的思想之“灯”,让这盏“灯‘散发

7、出爱的光芒,就要有艰辛的付出。-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