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教学案例.doc

杨进教学案例.doc

ID:49059710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7

杨进教学案例.doc_第1页
杨进教学案例.doc_第2页
杨进教学案例.doc_第3页
杨进教学案例.doc_第4页
杨进教学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进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生成性教学案例参考表单基本信息学科英语年级8教学形式新授教师杨进单位课题FriendsReadingPartA生成性案例描述(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One)课前先将学生分成GroupAGroupB两大组,在每大组内再分成4-5人一小组,进行两大组对抗赛,大组内实行小组间竞赛。对抗赛的规则是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答对的为其所在大组加2分,答错的为表扬其积极性加1分。对于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问、答每人次皆为其所在大组加1分,不论对错。最后对胜出的大组和每大组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及个人给予奖励。老师负责记分并做

2、裁判。Step1:Leading-inA.出示一张照片,和学生谈谈照片中的这个朋友。B.向学生问一些与所谈内容有关的问题。Ismyfriendtall?Isherhairlongorshort?Isshefriendly?C.让学生简单描述他们的同班同学,不说出其姓名,其他同学猜测所描述的同学是谁。(此时小组成员将他们各自听懂的内容进行整合,猜出所描述的同学是谁,其中三位同学有出谜的机会)Step2:PresentationA.出示Betty,Max和May三张图画,让学生听有关他们的录音后回答下面的问题,听两遍。(录

3、音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听第1遍会觉得速度很快,捕捉到的信息可能会很少,教师应留出1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后再放第二遍)IsBettywillingtosharethingswithherfriends?WhatdoesBettywanttobewhenshegrowsup?WhydoesMaxhavepooreyesight?DoesMaxhaveagoodsenseofhumor?Mayneversaysabadwordaboutanyone,doesshe?B.小组讨论并找出文中重要的词组并写在黑板上,看哪组既快

4、又好。(此时大组内应进行协调,进行小组分工,分别找出有关Betty,Max,May文章中的词组。如果每个小组每个人将三篇文章全找遍,需要的时间就太多了,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示)C.学生提出其不懂之处,其他学生给予解答,可以小组讨论、可查字典、电子词典、资料等,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教师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得出正确结论。Step3:ReadingA.学生齐读并找出步骤2中的问题。B.老师在黑板上写两组Appearance和Personality标题。要求学生读课文后两组分别在对应的标题下写出对应的形容词。(此步骤与步骤2中的B

5、做法类似)C.出示以下问题,请学生抢问、抢答。2分钟时间练习。WhatdoesBetty/Max/Maylooklike?Whatkindofpersonishe/shelike?Whatdoeshe/shewanttodointhefuture?D.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同时注意语音语调。案例反思与启示(本教学案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分组竞赛的形式贯穿始终,将竞争意识引入课堂,用电视荧屏演绎至课堂,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积极的状态。提问和抢问这一环节尤其为学

6、生创造了“露一手”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二是将学生分组,实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有学习的机会,组内学生间可以“取长补短”,使知识得到累积和重组。另外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合作交流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交流的魅力从而产生交流的渴望。三是答错也加分。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质疑、释疑的本领会越来越强。然而随着年龄和学段级别的升高,课堂上喜欢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数比例却越来越少,这与学生的年龄段心理特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

7、,教师不经意的否定或批评有意或无意地扼杀了学生课堂上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遵循“肯定为主”的原则,从而保护学生问答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对于基础较弱平时又很少开口的学生,答错了更应当加分,应当为其勇气和积极性加分,要为其增强自信。要知道自信是学生成长的心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自信去点亮他们的心灯。教学反思参考表单基本信息学科英语年级8教学形式新授教师杨进单位课题FriendsReadingPartA关键性事件描述一是以分组竞赛的形

8、式贯穿始终,将竞争意识引入课堂,用电视荧屏演绎至课堂,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积极的状态。提问和抢问这一环节尤其为学生创造了“露一手”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二是将学生分组,实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有学习的机会,组内学生间可以“取长补短”,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