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教案.doc

《无题》教案.doc

ID:49064306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无题》教案.doc_第1页
《无题》教案.doc_第2页
《无题》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无题》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无题》学教案第一课时主备人:黄金健日期:4月15日【学习目标】站得高——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李商隐,理解诗歌内容。2、理解和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教学重点】【学法提示】诵读、问题探讨【教学设想】学习作者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的表现方法。【课前预习】起步稳——知识源于生活。1.作者介绍 晚唐著名诗人,骈文的代表作家,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三十六体”之一,一生政治都不得志,处于“牛李党争”之中。2、李商隐的无题爱情诗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这类

2、诗或标为《无题》,或取篇中两字为题。关于这类诗他自己曾经解释说:“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谢河东公和诗启》)。又说:“楚雨含情俱有托”(《梓州罢吟寄同舍》)。其中除一部分主题比较显豁,大多内容复杂,题旨深曲,历来引起人们的争论。现在看来,他这些诗中虽有一些感慨身世、影射政治的作品,现在看来,他这些诗有的可能是悼亡之作,如《锦瑟》;更多的仍是有本事背景的言情之作(陈贻焮先生有《李义山恋爱事迹考辨》文,可参看)。李商隐在这些无题诗中交织着爱情的希望、失望、以致绝望的种种复杂心情。如下两首《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

3、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复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两首诗是他爱情诗中的代表性名作。前一首里,写出男女双方虽然透过重重封建礼教的帷幕达成了爱情的默契,但是也带来了无法达到愿望的更大的痛苦。鲜明而清晰的种种细节的回忆,都和这种欢乐与痛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后一首里,执着的爱情在濒于绝望中显出了无比强烈的力量,春蚕、蜡炬两句,已成为描写爱情的绝唱。后四句,写对女方的深刻体贴,咫尺天涯的距离,可

4、望而不可即的一线希望,也是深刻动人的。李商隐的这些爱情诗,很典型地表现了封建时代土大夫们那种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的特点。他们一方面向往爱情,一方面又对封建礼法存着重重顾虑。因此,这些诗与《诗经》、汉乐府、南北朝民歌中那些表现强烈反抗的爱情诗歌又完全不同。【课堂探究】走得欢——探索成长快乐。探究1:全诗的“眼”是哪个字?明确: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全诗围绕“别”,表现别后的痛苦之深、相思之情的深厚以及重见无期的哀伤。意境朦胧,是一首哀婉深沉的爱情诗。探究2:你是如何

5、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的?明确:“丝”即“思”,含相思之意,“泪”指蜡泪,隐喻“相思之水”。泪也因思而落。以春蚕、蜡炬为喻,表明对意中人的爱和思念至死不变。探究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起来“晓镜”的是谁?“夜吟”的又是谁?为何“愁”?又为何觉得“月光寒”?明确: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探究4:诗人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一二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三

6、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五六句: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七八句:表达希望【课堂小结】《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首,是一首抒离别相思的爱情诗,写难以经受的离恨、终生不渝的回忆及重见无期的哀伤。是李商隐“无题”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意境朦胧,感情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课后作业】【教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