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区位理论.ppt

第三章区位理论.ppt

ID:49064581

大小:631.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1-30

第三章区位理论.ppt_第1页
第三章区位理论.ppt_第2页
第三章区位理论.ppt_第3页
第三章区位理论.ppt_第4页
第三章区位理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区位理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思考与练习本章教学要求本章主要内容不动产经济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区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熟悉影响区位的因素及区位理论同房地产经济活动的关系,掌握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说、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等相关区位理论。【教学重点及难点】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说、竞标地租函数等。【教学内容与时间】(4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和学生自学。首页第三章区位理论第一节区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主要区位理论第三节研究区位理论的实际意义首页第三章区位理论目录第一节区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区位区位(location)是指某一空间

2、的几何位置,是自然界的地理要素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分为: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一)自然地理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周围陆地、山川、河湖、海洋等自然环境的空间关系,以及该位置上的地质、地貌、植被、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组合特征。(二)经济地理区位:是指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或创造的人地关系。从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来看,经济地理区位是一个城市在特定的经济区所处的具体位置及其与其他市镇、农村居民点之间经济上的关系。在经济地理区位中,交通地理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区位因素。第一节区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二、区位理论区位论: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

3、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主要有: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中心地理论4、区位理论的新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区位理论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区位理论为解决实际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工业化和城市化与区位理论的发展(二)现代科技与区位理论的发展(三)高薪技术产业的兴起与区位理论的发展目录第二节主要区位理论一、农业区位论二、工业区位论三、中心地理论四、其他学者对区位理论研究的成果(一)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二)佩兰德的区位理论(三)艾萨德的区位理论(四)阿隆索的区位理论目录一、农业区位论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的关于农业布局的学说。在《孤立国》一书中,作者以虚构的与外界

4、无联系的“孤立国”和他在德国梅克伦堡经营的台楼农场为例,借助数学公式,试图证明农产品种类的分布取决于距离市场的远近和运输费用的大小,并以此设想农业分布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六个同心圆地带。(一)孤立国的假设1、有一片肥沃的平原,平原上只有一个城市,位于平原的中央2、平原上任何地方土壤的肥沃程度一样,都适宜耕作3、城市向周围原野提供工业品,从周围土地获得农产品4、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5、农业经营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6、平原周围为不毛荒野,并与外界隔绝杜能认为,在什麽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而利润(P)则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把农产品运到市场上

5、的运费(T)等三个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就是:P=V–(E+T)杜能运用这个公式分析了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类型及农业集约化程度,得出结论是: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以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随着距离的递远呈带状变化,围绕城市形成一系列同心圆,即“杜能圈”。(二)孤立国的农业布局内容屠能圈城市自由农作圈轮作农业圈谷草农作圈三圃式农作圈畜牧圈林业圈图3-1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三)杜能理论的贡献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是从极差地租出发,阐明了市场距离对农业市场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农业布局应该按由近到远配置不同的作物,其经营方式也应由集约到粗放变化。2、引申出作物的最

6、优区位,首次确立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二、工业区位论德国的经济学家韦伯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工业区位的理论,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韦伯认为,工业区位的选择主要决定于生产成本费用的大小,即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该选择在生产成本费用最小的地点。工业区位的核心是:通过对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一)基本概念韦伯认为区位因素可划分为三类:韦伯认为,在影响产品成本的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集聚三因素中,以运费为最重要。并进一步分析总结出运费因素有三个指向,即原料指向、劳动

7、力指向、市场指向,三者把工业企业向自己的方向牵引。将这三个指向各点相连形成一个“区位三角形”,利用几何方法求证工业区位应该设置在运费最小地点。一般区位因素与特殊区位因素区域因素与聚集、分散因素自然技术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区位因素分类(二)工业寻求最优区位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假设劳动费和聚集因素不起作用,研究运费因素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素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分布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素的作用时,工业分布模式又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