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口技第二课时导学案.doc

第20课口技第二课时导学案.doc

ID:49066826

大小:10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7

第20课口技第二课时导学案.doc_第1页
第20课口技第二课时导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第20课口技第二课时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序号:杨井中学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执笔人:胡瑞审核人(签名):课型:新授课时间:集体备课反思栏一、课题:第20课口技(第二课时)二、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三、教学过程【温故知新】解释下面多义词妙:众妙(   )毕备    以为妙(   )绝绝:以为妙绝(   )    群响毕绝(  )指:手有百指(   )    不能指(   )其一端坐:稍稍正坐(   )    满坐(   )宾客乳: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导学释疑】一、自主学习1

2、.熟读课文,全文是按照顺序来进行记叙的;可分为个部分。也就是按“”、“”、“”来叙事的。2.自由诵读课文,根据提示画出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⑴表现深夜的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过程的语句。①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②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⑵表现从失火到救火情形的语句。①响声大作,由少而多。②百千齐作,应有尽有。二、合作探究1.作者在选文第一段中是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2.课文除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外,还多次描写听众的反应,试体会这些反应有什么效果?【巩固提升】口技艺人表演的精彩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

3、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检测反馈】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3

4、)几欲先走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译文(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译文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拓展延伸】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对口技这种民间技艺有了切实的了解,你还知道有哪些精彩的为人称道的民间技艺,讲给大家听听。【学后反思】这节课使我学到太多的知识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