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学习心得范文.doc

考察学习心得范文.doc

ID:49077840

大小:88.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28

考察学习心得范文.doc_第1页
考察学习心得范文.doc_第2页
考察学习心得范文.doc_第3页
考察学习心得范文.doc_第4页
考察学习心得范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察学习心得范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察学习心得范文  兵团党委党校第十六期中青班第三组赴井冈山、苏州等地考察学习体会xx年10月25日至11月8日,在学校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在培训部副主任的带领下,我班赴江西井冈山、江苏苏州等地学习考察。  为了组织好这次考察学习,兵团党委党校精心组织安排,教学安排严谨、严密、系统到井冈山学习考察突出了党性锻炼,到苏州等地学习突出了科学发展观教育;既参观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蒋巷村,又考察了经济高速发展的苏州模式。  通过考察学习,大家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苏州的迅猛崛起,除特殊的区位外,关键是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客观规律,又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

2、发展之路,根本原因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以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不懈努力。  一、事业需要精神的指引考察井冈山、张家港、蒋巷村,我们产生了一个强烈的观念,即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正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才使革命红旗插上了罗霄山脉,才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3、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无论是战争时期的革命,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的改革,都是一场伟大的事业,都需要精神的指引。  困难时需要精神的支撑,顺利时需要精神的激励。  正是“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才凝聚了张家港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尽显风流,创造奇迹。  也正是“天改不了,但地一定换”的常德盛的敢闯敢干的精神,才使蒋巷村建设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今天,发扬井冈山精神,学习张家港精神,弘扬兵团精神,对于兵团发挥三大作用,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发展需要创新的理念

4、这次学习考察,苏州是一个重点。  在苏州,我们听课、参观,进行了比较认真的学习和考察。  由此,我们对苏州模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发展有三件宝园区的亲商理念(亲商、安商、富商、扶商)、张家港精神(艰苦奋斗)、昆山之路(外向之路),归根结蒂是拥有创新的发展理念。  1、经济转型是发展的要求苏州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转型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苏州经济转型首先是从启动乡镇工业开始的,然后向城市和园区集中,这打破了以农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启动了工业化进程。  随着市情、国情、世情的变化,苏州经济适时调整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无论是规划洋苏州、新苏州和老苏州,还是积极引进教育科研机构,发展纳米产业……苏州干部总是超前思维,先走一步,大有“一招先吃遍天”的气魄和胆略。  2、抢抓机遇是发展的关键“抓住一次机会,赢来一次发展,失去一次机会,落后一个年代。  机遇在等待中消失,差距在等待中拉大,一步

6、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苏州人的机遇意识由此可见是何等强烈!然而,要抓住机遇就要解放思想,否则机遇迎面而来我们亦浑然不识,机遇擦身而过,我们亦全然不觉。  苏州人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的大发展。  苏州经济之所以实现快速发展,核心是他们的思想实现了真解放、观念实现了真更新。  正是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发展观念,苏州发展抓住了三个机遇一是1980年代发展乡镇企业时期,创造了离土不离乡的发展乡镇企业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模式;二是1990年代抓住了浦东开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

7、遇,园区经济蓬勃发展;三是抓住了1997年乡镇企业改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机遇,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3、载体建设是发展的关键1980年代发展乡镇企业时期,小城镇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1990年代发展外向型经济时期,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费孝通先生认为,小城镇是一种不同于农村社区并高于农村社区的实体,这个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  正是以小城镇为载体,苏州创造了离土不离乡的乡镇经济发展道路,避免了西方工业化过程中农村衰败的发展路子。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1990年代,苏州充

8、分利用城市人才密集、基础设施条件优越等优势,通过搭建吸引外资的平台,大力兴办“园区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园区经济托起了新苏州。  苏州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载体建设对于经济发展十分关键,它可以产生积聚效应、规模效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